去年營收與淨利虧損同創新高,納芯微兩年累虧超7億

營業收入達到上市以來最高值,淨利潤虧損也創下新高。上市三年來,有兩年處於虧損狀態的納芯微,淨利潤虧損總額已經達到4.6億元左右。

納芯微財報顯示,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6億元,達到上市以來最高,但淨利潤虧損卻達4.03億元,同比下降31.95%,扣非淨利潤則續虧4.57億元。加上2023年的虧損,該公司淨利潤、扣非淨利潤的虧損規模,分別達到7.1億元、8.5億元左右。

產品毛利率下降,是納芯微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去年全年,該公司整體毛利率下降逾6個百分點,三大主營產品中,毛利率降幅最大的達到8.23個百分點。

不過,對於納芯微來說,也有積極信號出現。第三方監測數據顯示,隨着渠道庫存水平下降、產品預訂量逐步回升等信號,該公司所處的模擬芯片行業,已經度過了週期最低谷,該公司自身的銷售淨利率,也在去年四季度開始轉正。

新能源汽車需求推動收入復甦

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納芯微的營業收入,增幅達到49.53%,不僅比2023年大幅增長6.5億元左右,還達到上市以來新高。

納芯微2022年在科創板上市,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6.7億元。到了2023年,由於行業去庫存的整體影響,該公司營收下降至13.11億元,同比降幅超過20%。

納芯微主要從事模擬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主要產品聚焦傳感器、信號鏈和電源管理三大方向,主要應用於汽車電子、工控等市場。對於去年營收增長,該公司解釋稱,下游汽車電子領域需求穩健增長,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公司汽車電子相關產品持續放量,推動年度營收創新高。

另外,該公司去年斥資10億元現金收購上海麥歌恩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麥歌恩”),100%股權,這筆收購也對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產生了積極影響。根據財報,麥歌恩在2024年11月-12月期間合併報表範圍,兩個月內實現營業收入7318.72萬元。麥歌恩主要從事磁性傳感器芯片,填補了納芯微在傳感器產品方面的空白。

去年一至四季度,納芯微營業收入分別爲3.62億元、4.86億元、5.17億元、5.94億元。其中,三季度營業收入首次突破5億元,四季度則同比增長91.64%,達5.94億元,環比增長14.93%。

2024年,工控和光儲市場經歷階段性去庫存週期,需求相對低迷,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帶動汽車電子市場呈現多樣化與旺盛的需求,納芯微的收入結構也體現了這一點。

年報顯示,去年全年,納芯微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收入佔比達到36.88%,同比提升5.93個百分點;泛能源領域收入佔比49.49%,同比下降10.03個百分點;消費電子領域的營收佔比爲13.63%,同比提升約4.12個百分點。

模擬芯片細分品類衆多,替代性較低,下游應用以通訊、汽車、工業控制爲主,三大領域合計需求超過80%。由於種類繁多,模擬芯片廠商的產品型號數量,是決定業績規模的關鍵因素,全球龍頭德州儀器擁有近14萬種品類,亞德諾(ADI)的品類逾7萬種。

最近三年來,納芯微的產品型號呈現增長態勢,但與海外龍頭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截至2024年底,該公司可提供的型號約3300餘款,2022年-2023年同期分別爲1400款、1800款。該公司稱,產品型號數量大幅增長主要是收購了麥歌恩。目前,麥歌恩提供1000餘款產品型號。

在各類產品中,信號鏈產品是納芯微的主要收入來源,佔比達到49.14%,全年銷量爲22.61萬顆,同比增長39.13%;電源管理產品的銷量同比增長97.25%,營收佔比爲35.87%,傳感器產品佔比13.98%。

納芯微稱,該公司通用信號鏈產品自2024年三季度開始逐步量產,量產料號已超過20個,已在部分工業和汽車領域的頭部客戶中完成了項目導入,預期2025年開始逐漸實現規模化出貨。

上年三年淨虧數億,毛利率仍待修復

營收創下新高,納芯微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虧損金額,也創下上市以來最高。

披露數據顯示,2023年,該公司淨利潤、扣非淨利潤上市後首虧,虧損額分別爲3.05億元、3.93億元。加上去年,該公司過去兩年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已經分別累計虧損約7.1億元、8.5億元。

上市首年的2022年,該公司淨利潤爲2.5億元,扣非淨利潤約1.7億元。據此測算,上市的頭三年,該公司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已經分別淨虧損4.6億元、6.8億元。

納芯微解釋稱,盈利能力承壓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整體宏觀經濟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納芯微的產品售價承壓,毛利率下降;計提資產減值;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增加導致營業成本提升。

財報顯示,2024年,納芯微的整體毛利率爲32.33%,同比減少6.17個百分點,三大主營產品的毛利率呈現不同幅度下降,傳感器的毛利率降幅最大,達8.23個百分點,爲43.8%;信號鏈產品、電源管理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爲37.59%、22.42%,分別同比減少2.88個百分點、7.13個百分點。

納芯微的成本增長高於收入增長,也是盈利能力未能修復的一大原因。2024年,該公司營業成本13.17億元,同比增長64.29%,較49.52%的收入增速,高出14.77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增加顯著,三項費用合計爲10.08億元,上年同期爲8.81億元。納芯微,稱銷售費用增長主要系市場開拓、人才建設等多方面的資源投入積累,財務費用增長系借款利息支出增長。

另外,在部分產品品類階段性去庫存的背景下,納芯微對預計存在較大減值損失可能的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也是淨利潤虧損加劇的原因之一。報告期內,該公司資產減值準備爲9330.57萬元,上年同期爲6606.25萬元。

不過,經歷連續五個季度的負值後,該公司的銷售淨利率在去年四季度轉正,淨利潤率水平爲0.81%。

納芯微最近幾期機構調研中提到,在新能源車帶動下,汽車電子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需求旺盛,新物料呈現增長機會,整體需求較爲旺盛。工業市場的庫存水位,已於去年四季度恢復至正常水平,但市場需求仍疲軟。而光伏和通信市場,預計今年一季度能夠回到正常庫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