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颱風擱淺大船 仍有3艘待移除
去年多個颱風侵襲造成11艘大船沉沒或擱淺沿岸,凱塔輪擱淺在臺南曾文溪西南1.8浬。圖/海保署提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指出,凱塔、多芬和新利輪採就地拆解方式移除,依交通部航港局覈准的船體移除計劃,現地拆除過程中須兼顧環境保護,因此進度會比拖進港內再拆解來得慢,分別規畫在4月底完成移除新利輪,5、6月再分別移除多芬、凱塔輪。
去年7月凱米颱風來襲,造成凱塔、多芬、新利輪等8艘貨輪擱淺,富順輪則在高雄港外海16浬處沉沒;同年10月山陀兒颱風襲臺,巴貝多籍「BLUE LAGOON」貨輪擱淺蘭嶼,10月31日康芮颱風造成大陸籍「鈺洲啓航」輪在野柳擱淺。
「SEA YOU 海洋的見證與再造」全國巡迴展昨在高雄捷運美麗島站舉行啓航儀式,管碧玲致詞說,海保署今年預算僅8億元,許多海洋污染防治及保育工作,都是地方政府及民間力量協助完成,這幾年來海保署大修海污法,因應去年臺風造成11艘大船海上沉沒或海岸擱淺。
管碧玲指出,目前鈺洲啓航、BLUE LAGOON正處理海污,擱淺在臺南的凱塔、多芬輪,擱淺在高雄的新利輪仍未移除,「負擔很沉重」,海委會與相關單位正全力處理。
航港局南部航運中心主任張博彥說,若擱淺船隻拖進港口分解,速度一定比現地分解要快,移除費用航港局會依法積極向船東及保險公司求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