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Q4待售新成屋首破11萬宅 6都概況一次看
房市示意圖。資料照片
內政部今(31日)發佈「113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2年第1季以來逐季攀升,至2024年第4季增至11萬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主要因過去推案逐漸完工,顯示市場待售新成屋仍多。內政部也提醒民衆,購屋時應依自身經濟能力評估選擇,理性購屋、穩健安居。
內政部指出,本期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數爲91萬4196宅,佔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79%,相較去年上半年上期增加5萬1750宅,增幅0.47個百分點。內政部鼓勵低度使用的屋主,將空置住宅委託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業者活化使用,不僅可降低繁瑣的租賃事務與空屋風險,每屋每月更享有最高1萬5000元所得免稅額度,超過部分可再扣除60%必要費用。
內政部今(31日)發佈「113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內政部提供/王千豪臺北傳真)
內政部說明,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依縣市別觀察,以臺北市7.09%最低、新北市7.45%次低;以連江縣17.39%最高、金門縣17.31%次高。與上期相較,6都以高雄市增加0.66個百分點最多,臺中市與臺南市則各增加0.59個百分點並列次之;非6都中,以連江縣因「仁愛段147地號示範住宅」在去年剛完成,致使增加6.31個百分點最多,而嘉義縣增加1.45個百分點次之;與去年同期相較,各縣市低度使用住宅比率普遍上升,以連江縣、花蓮縣、新竹縣與澎湖縣增加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其餘均不到1個百分點,變化不大。
針對鄉鎮市區別進行觀察,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小於6%的地區,主要集中於雙北,由上期的9個增至11個,新增新北市板橋區及永和區。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大於20%的地區,仍以偏鄉居多,由上期的20個增至31個,新增新北市雙溪區及金山區,南投縣仁愛鄉,嘉義縣大埔鄉及番路鄉,屏東縣霧臺鄉,花蓮縣富里鄉,臺東縣達仁鄉、東河鄉及成功鎮,連江縣莒光縣及北竿鄉,另刪除臺東縣綠島鄉。
從總面積來看,以20坪以下住宅低度使用住宅比率18.16%最高,較上期增加0.56個百分點。就屋齡而言,低度使用住宅比率以5年以下22.91%及超過50年以上12.54%較高,兩者分別較上期減少1.07及增加0.87個百分點。
在待售新成屋部分,內政部表示,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0年第3季至2021年第4季數量呈現平穩,均維持在7萬宅左右,自2022年第1季起呈現上升趨勢,2024年第4季待售新成屋增至11萬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爲統計以來最高點,較上季(2024年第3季)增加4578宅(+4.30%),較上年同季(2023年第4季)增加1萬74宅(+9.97%)。
觀察建造執照核發量的變化趨勢,從2019年14.8萬宅逐年上升至2022年的近18萬宅,雖2023年略有下降,但2024年仍有15.6萬宅,顯示待售新成屋增加主要因推案量逐漸完工所致,全國待售新成屋仍維持10萬宅以上,民衆宜依自身經濟能力評估選擇,理性購屋。
就6都而言,2024年第4季待售新成屋宅數,以新北市2萬542宅最多,主要集中於板橋區、新莊區、三重區與淡水區,皆超過2000宅;臺北市4468宅最少,主要集中於中山區、中正區、大同區、南港區與大安區,皆超過400宅;桃園市1萬8873宅,主要集中於龜山區、中壢區與桃園區,皆超過3300宅;臺中市1萬7121宅,主要集中於北屯區、南屯區、烏日區與西屯區,皆超過1200宅;臺南市1萬1133宅,主要集中於安南區、永康區與歸仁區,皆超過1000宅;高雄市1萬3901宅,主要集中於楠梓區、三民區與鳳山區,皆超過1900宅。若與上年同季相較,6都均增加,並以臺北市、臺南市與高雄市增幅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