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海運受僱員工每月總薪資逾13萬 航空業也增近2萬元
▲去年「海洋水運業」總薪資13萬9500元,連續5年蟬聯第一。(圖/記者周湘芸攝)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疫後帶動的旅遊熱潮未減,交通部近日公佈「2024年運輸及倉儲業之生產與受僱員工概況」報告,因觀光需求升溫,「航空運輸業」受僱員工較前年增加1817人居冠,每月總薪資增加近2萬元,達11萬7051元,也超越疫情前水準。另外,受疫情及紅海危機等事件影響,去年「海洋水運業」總薪資13萬9500元,略低於前年,但連續5年蟬聯第一。
交通部報告指出,去年運輸及倉儲業全年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爲29萬7千人,其中「港埠業」受僱員工人數爲歷年新低;另因觀光需求升溫,「航空運輸業」受僱員工人數較前年增加1817人最多。
在薪資方面,報告表示,去年運輸及倉儲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爲6萬5184元,其中以「海洋水運業」總薪資13萬9500元最多,連續5年蟬聯第一;「航空運輸業」11萬7051元居次。另外,去年運輸及倉儲業總工時170.5小時,與前年相比,「航空運輸業」增加2.7小時最多,海洋水運業2.2小時次之;而「港埠業」減少2.9小時最多。
交通部分析疫情前後運輸及倉儲業受僱情形,去年受僱員工較疫情前縮減,每人每月總薪資則是增加,其中海洋水運業接續受疫情及紅海危機等事件影響,去年受僱員工人數較2019年增加982人,總薪資增加4萬9785元,增幅爲各細業別最高。
報告也指出,航空運輸業近2年因疫情解封,觀光旅遊活絡,加以貨運需求增加,帶動航空運輸業蓬勃發展,去年受僱員工人數較2019年增加923人,總薪資增加1萬9766元,均超越疫情前水準。
另外,去年我國經濟成長率4.59%,較前年增加3.47%,但疫後隨着出國熱潮未減,國旅衰退,「住宿及餐飲業」實質GDP爲5758億元,較前年減少0.36%,爲減少第2多產業,僅次於「農、林、漁、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