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觀光逆差7千億 賴正鎰:「入不敷出」問題就在這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20)日表示,觀光逆差擴增至220億美元創史上新高,原因是「缺了陸客」。攝影/姚舜
國人瘋出國,國旅蕭條冷清,2024年觀光逆差持續擴大近220億美元(約臺幣7200億元),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20)日指出,2024年臺灣出入境人次逆差約900萬人次,觀光逆差擴增至220億美元,臺灣旅遊市場長期「入不敷出」,旅遊業恐進入艱困期。
針對臺灣觀光困境,賴正鎰直指關鍵因素是:缺乏陸客!針對臺灣觀光困境,賴正鎰並提出8大建議,籲政府加速觀光產業復甦,並協助觀光旅遊業者脫困。8大建議爲:
1.儘快開放兩岸團客與自由行,擴大旅遊交流。
2.擴大免籤國家範圍與簡化簽證流程。
3.強化國際行銷與品牌塑造,提高國際宣傳預算到30億元。
4.發展高階醫療與健檢與特色旅遊。
5.加速提升觀光基礎建設。
6.開設培訓班,幫助業者提升觀光旅遊服務品質。
7.推動特色旅遊與文化體驗。
8.加強與國際航空公司與外國旅行社合作,提升國際旅客來臺旅遊規劃的便利性。
賴正鎰表示,世界各國都展雙臂歡迎陸客,臺灣卻獨缺大陸這一大塊觀光拼圖,他呼籲政府應儘快開放兩岸團客及自由行,挽救國內旅遊業生計。
賴正鎰以泰、日、港、新加坡、南韓與越南爲例表示,日本以精緻的服務和豐富的文化體驗,成爲高端旅遊首選目的地,入境日本的觀光客達3,687萬人次創紀錄,觀光收入已是日本第二大外匯來源。泰國憑藉其獨特文化和自然景觀,成功吸引大量國際旅客,且在醫療旅遊和生態旅遊方面突出。香港和新加坡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結合商務和休閒旅遊吸引大量商務旅客。南韓則通過韓流文化和美食,成功吸引了年輕旅客。
賴正鎰說,陸客均是以上國家主要客源國,請政府不要忽略大陸龐大市場,「兩岸關係好,相信對臺灣會有很大幫助,不然臺灣在產業與旅遊業的競爭力,恐將會慢慢降低。」。
臺灣去年總體貿易順差806.08億美元。其中對大陸與香港出口1,506.19億美元、雖然出口到大陸佔比從過去42%降爲32%,但對大陸及香港貿易順差仍有700億美元,賴正鎰強調,若少了大陸與港澳,臺灣貿易可能由正轉負,可見兩岸貿易交流極重要。
2015年兩岸交流最高峰的陸客來臺約418萬人次,兩岸71個對飛城市,每週890個航班,47個試點城市來臺自由行,賴正鎰呼籲政府正視兩岸恢復觀光旅遊交流訴求,讓旅遊業趕緊回覆昔日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