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數字經濟增長值破2.2萬億元 |聚焦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
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技術投資與跨境協同創新專題論壇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建國表示:目前,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已突破四成;在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數字經濟企業佔比已經超過了40%;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業務合作,在人工智能、雲計算、數字醫療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示範意義的國際合作項目。
從具體實踐案例來看,北京市朝陽區在去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正式啓動“雨燕行動”,旨在聯合各國駐華使館、國際科技組織、知名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和各類生態夥伴共建全場景科技出海服務矩陣。截至目前,朝陽區已建成12個國際科技服務站點,覆蓋歐洲、亞太、中東等多個地區。其中,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作爲朝陽區金融服務團團長單位,牽頭組建了涵蓋銀行、投資機構、券商等28家各類機構在內的投資資本,定製金融股份投資產品包。該行自2024年與朝陽區政府簽約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截至今年5月末,已爲區內近900家科技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貸款餘額超200億元。
這些數據和案例既是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的實踐,也是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縮影。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經濟發展勢不可擋。如何把握這一時代機遇?唐建國表示,北京將進一步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全鏈條推進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鍊的深度融合;深化與全球創新高地的戰略對接,共同構建數字技術創新共同體;持續開放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場景,爲新技術、新產品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朱開雲
編輯/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