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效應!陸工業利潤大增 凸顯改善虧損企業政策奏效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佈最新經濟數據報喜,今年1-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人民幣5.37兆元,年增3.2%,增速較1-8月增長2.3個百分點,其中,9月單月增速21.6%,創近兩年新高。 新華社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7)日公佈最新經濟數據報喜,今年1-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人民幣5.37兆元,年增3.2%,增速較1-8月增長2.3個百分點,其中,9月單月增速21.6%,創近兩年新高。
分析稱,利潤改善主要受去年低基期效應支撐,但與美國市場相關行業仍受關稅影響,擴內需仍是當務之急。
大陸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首席統計師於衛寧表示,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長較快,疊加低基期效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持續回升。1-9月營業收入年增2.4%,9月增長2.7%,已連續兩個月加快,爲企業盈利恢復創造條件。從行業看,高技術製造業1至9月利潤年增8.7%,9月單月增速26.8%,裝備製造業分別增長9.4%與25.6%,成爲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企業類型方面,1-9月國有企業利潤人民幣1.70兆元,按年下降0.3%;股份制企業利潤人民幣3.99兆元,增長2.8%;外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利潤人民幣1.35兆元,增長4.9%;私營企業增長5.1%,利潤爲人民幣1.51兆元;大型企業增長2.5%,中型5.3%,小型2.7%,均較1-8月回升。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受低基期、量穩價緩及利潤率回升等因素影響。
路透分析認爲,大陸9月利潤增速顯示官方針對虧損和低效企業的去產能政策可能發揮作用。經濟學人智庫資深經濟學家徐天辰則指,「整體供需略顯平衡,工業產能利用率改善,利潤率上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小幅回升也是正面信號。
不過徐天辰也指,目前大陸房地產下行、就業市場疲軟及地方政府債務仍令其經濟不穩,且在中美緊張局勢加劇,對外需及大型國企依賴帶來持續增長的不確定性。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琳亦稱,「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行業持續受到關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