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世界大學排名慘輸馬來西亞 醫轟成績難看揭關鍵問題:令人擔憂

QS 2026世界大學排名公佈,僅臺灣大學擠進百大。聯合報系資料照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臺灣僅臺大擠進百大,排第63名,清華與陽明交大則分別排在176與199名。醫師沈政男認爲,臺灣成績只有兩個字「難看」。高教競爭白熱化,連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紛紛超車,臺灣還在原地踏步,令人擔憂。

沈政男指出,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大學今年排名第58,已超越臺大,且馬國共有五所大學進入前200名,數量勝過臺灣的三所。沙烏地阿拉伯的法赫德國王石油礦產大學排名67名,幾乎與臺大並列,該國同樣有三校名列200名內。這些過去在學術聲量上不被重視的國家,如今在國際排名上已顯現實質突破。

他說,QS排名主要根據學術評價、論文引用數、師生比例與國際化程度進行評比,其中論文被引用數佔30%,學術聲望佔20%。臺大靠學術聲望撐起90多分,但論文引用數僅約70分,只能算中段。清華與陽明交大的引用分數略勝臺大,卻因學術聲望遠遜而被卡在200名邊緣。

在其他關鍵指標上,臺灣大學普遍表現不佳。師生比得分低落,臺大與清華僅得30多分,陽明交大略好一些,但仍僅50多分。國際化程度也不樂觀,尤其國際學生與師資比例上幾乎全面落後,導致「全球參與」指標分數偏低,拖累整體排名。

沈政男認爲臺灣高教的問題已經不是技術性調整能解決,而是整體體質的老化。他指出,大學資源長年投入不足,教師薪資偏低、學校預算捉襟見肘,難以吸引與留住優秀師資。整體教學與研究環境沉悶,大學更像是「大一點、老一點的中學」,學生只爲拿文憑,教師只求保飯碗。

他批評政府近年來「搞不清楚高教的理念與目標」,補助學生勉強去念素質不好的大學,不如多辦幾所優秀大學。他也點出,大學行政體系保守僵化,維持公家機關「大鍋飯」模式,升遷、分工、獎懲毫無競爭力,難以激發師生對研究與教學的熱情。臺灣的未來,不可能好過臺灣的大學,令人擔憂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