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偉憂川普對亞洲關注下降:臺灣真正壓力在立院

臺灣時間21日凌晨1時,川普在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宣誓就職,再次入主白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發表就職演說,民進黨立委邱志偉分析,川普對於亞洲的關注度是否會較拜登時期下降,必須審慎關注,他也擔憂,因爲川普更強調不捲入戰爭,是否可能造成習近平對臺海戰爭的誤判,是未來臺美溝通的重點。他另表示,臺灣真正壓力其實是在立法院,當藍白亂刪預算,臺灣在國防自主、潛艦國造等預算都受阻。

邱志偉指出,「從川普總統上任後極爲挺臺的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也將上任,臺美關係前景我們仍樂觀,但對未來臺灣佈局參與國際社會的方向,對於能源、產業赴美等政策,仍必須有所因應,因爲川普很可能在第二任期,開啓另一個國際新紀元」。

邱志偉分析,由於川普就職強調,巴拿馬運河被交給中國、還有將「再度打造全球最強的軍隊」,對於巴拿馬運河、美軍未來的發展,很可能都會讓美國花費更多心力在國內與鄰國關係上,對於亞洲的關注度是否會較拜登時期下降,必須審慎關注。

邱志偉說,川普的對外政策邏輯,更在乎哪個國家、哪個國際組織、哪個重要軍事或政經要塞被中國影響,並試圖重新恢復美國在這些地方的影響力。

邱志偉指出,若美國後續退出他過去曾認爲也很親中的聯合國,也並不讓人意外。但他說,臺灣要如何繼續面對例如每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當美國退出後相關政府部門人員不再出席,臺灣要如何與美國在WHA以外的地方互動,都將成課題。

邱志偉也認爲,川普在就職演說中說,「我們從未捲入的戰爭。我最引以爲傲的成就,將是成爲和平締造者與團結者。」川普除了很重視美國絕不捲入戰爭外,他更在乎和平的締造。邱志偉擔憂,因爲川普更強調不捲入戰爭,這是否可能造成習近平對臺海戰爭的誤判,是未來臺美溝通的重點。

不過,邱志偉重申,「臺灣不管受到何方壓力,絕不可輕言與中國開啓和平談判,甚至簽署和平協議,這是臺灣歷任民進黨總統都相當堅持的底線,包含馬英九總統在2011年都曾承諾任內不籤和平協議。因爲這種協議,必定成爲中國吞併臺灣的陽謀,只會如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般帶給臺灣更巨大的風險」。

至於產業部分,邱志偉示警,川普在就職演說中說要重新打造美國爲製造大國,成熟製程的晶片產業,川普未來也可能要求赴美設廠。但根據統計,2024年全世界有46%成熟製程的機器設備被中國買走, 而2023年臺灣佔全球成熟製程產能45%,中國爲31%,但在中國不斷購買成熟製程機器下,他憂心臺灣很可能產能也遭逆轉,但若美方對中制裁範圍擴大至成熟製程,自然能讓我國壓力獲得舒緩。

邱志偉另提及,臺灣真正壓力其實是在立法院,當藍白這樣亂刪預算下,臺灣在國防自主、潛艦國造等預算都受阻。

邱志偉回憶,2019年當時川普總統批准售臺66架F-16V戰機,相關預算火速獲得當時立法院同意,這都是民進黨立院黨團努力的成果,如今在藍白亂刪預算、成爲中國側翼的作爲之下,若川普總統再有軍售臺灣,立院恐成阻礙臺灣國防的最大破口,這將才是川普新時代真正的臺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