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冬候鳥現蹤 大漢溪濕地化身為五星級度冬天堂

在草地覓食的黃鶺鴒。圖/新北市高灘處提供

秋意漸濃,東亞候鳥遷徙熱潮再度來襲,臺灣是候鳥遷徙路徑上的重要驛站,近日迎來一批批熟面孔的冬候鳥。除過境短暫停留的「國慶鳥」灰面𫛭鷹外,各式雁鴨、鷸科與鴴科鳥類也紛紛飛抵新北大漢溪沿岸溼地,展開舒適的度冬生活。

新北市高灘處長黃裕斌說,早期以處理生活污水爲主的大漢溪人工溼地,經過十多年持續的生態營造與維護,蛻變成候鳥眼中的五星級「度冬飯店」。不僅有豐富的水域生態,更擁有多樣化的棲地環境,成爲鳥類南遷途中首選的休憩天堂。

在溼地邊緣,常可見到「裙襬搖搖」的可愛成員們-磯鷸與鶺鴒科鳥類。磯鷸體型中等,背羽深褐、腹部雪白,肩上帶有醒目的白色三角斑,喜歡在泥灘邊疾步覓食,尾羽上下襬動,模樣十分俏皮。而鶺鴒科成員如白鶺鴒、黃鶺鴒與灰鶺鴒,動作輕盈靈巧,飛行時呈波浪狀軌跡,發出清脆「唧唧」聲,在草地與灘地間穿梭,爲秋冬溼地增添靈動生機。

黃裕斌說,在新海溼地區域內,常常同時觀察到磯鷸、灰鶺鴒及黃鶺鴒等「溼地舞者」,正因大漢溪溼地擁有草生地、水域邊坡與淺灘等多樣微棲地,滿足不同鳥類的棲息與覓食需求,展現出高灘地生態覆育與溼地管理的豐碩成果。

攝影玩家王小姐表示,大漢溪溼地位於市區內,交通便利,每到這個季節,溼地內常見多樣化候鳥駐足,常利用天氣好時段至溼地拍攝鳥類優雅姿態,偶爾可捕捉到鳥類成羣結隊的飛行畫面,是入門鳥類攝影者的天堂。

若想更深入瞭解大漢溪人工溼地的故事,可造訪位於華江橋下的「大漢溪溼地生態廊道導覽中心」,有提供預約導覽服務,或電洽大漢溪溼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02)22505958。

鶺鴒英文名稱Wagtail意爲搖尾。圖/新北市高灘處提供

冬季限定的灰鶺鴒。圖/新北市高灘處提供

磯鷸背上羽色深褐腹部白且腿灰黃,肩膀有一塊明顯的三角形白斑。圖/新北市高灘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