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評:新北巨蛋若地點不好 影響未來營運

專家分析,未來連接新北大巨蛋的大衆交通工具,運量是很大重點。圖爲臺北大巨蛋棒球比賽結束後,搭乘捷運的散場人潮。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大巨蛋人氣超旺,中華職棒最近兩季超過兩百萬人次涌進這座室內球場觀戰,也讓各縣市搶着「孵蛋」,資深球評王雲慶表示,大巨蛋活動不斷,經濟效益最明顯就是中職比賽,大巨蛋成爲推波助瀾的最大力量,讓其他球場也變好。

大巨蛋的成功經驗可以在其他縣市複製嗎?曾參與新北大巨蛋選址會議的王雲慶表示,雙北有兩座大巨蛋沒問題,但如果地點不好,一定會影響將來營運,不可能成功複製臺北大巨蛋。

王雲慶曾任臺北大巨蛋顧問,他說,臺北大巨蛋得天獨厚,直通捷運板南線,未來連接新北大巨蛋的大衆交通工具,運量夠不夠是很大重點,交通規畫一定要做好。

王雲慶認爲,臺北大巨蛋附近停車不方便,但大衆運輸能力很強,再以天母棒球場爲例,動線就是一條忠誠路而已, 因此進出都很塞,「樹林機五」周邊範圍雖然很大,觀衆移動路線經過居民社區會有些麻煩,未來停車規畫很重要。

臺北大巨蛋啓用兩年話題不斷,臺灣到底養得起幾顆蛋,棒界和球迷討論的聲音不少;王雲慶表示,蓋球場不難,但地點條件有沒有像臺北大巨蛋這麼好,是否有這麼多活動和比賽可撐起來,都要經過專業單位仔細評估,尤其中南部市場不如臺北市成熟,能不能吃下各種活動值得觀察。

王雲慶分析,新北市政府對大巨蛋BOT案還未決定方向,未來徵收土地、法律仍有很多問題待解,可能需要十年時間、也就是二○三五年纔可能看到球場完工。

王雲慶說:「臺北大巨蛋園區興建經費約是四百億元左右,巨蛋本身近兩百億元,聘用上百名員工維護球場,每年營運成本數億元,比一般球場複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