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5大重點」養好氣血 就從早睡早起開始
▲蘋果也能提升造血功能。(圖/Unsplash,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秋季天氣漸涼、白晝漸短,人體代謝開始轉換,若能在此時養好氣血,不僅能增強抵抗力,也能讓膚色紅潤、精神充足。想從小事開始實踐,可以從以下幾個重點下手。
#宜吃滋陰潤燥、補氣養血食材
像是紅棗、枸杞、桂圓可以泡茶飲用,溫補氣血又方便;黑芝麻、黑豆、黑木耳則有助於補腎養血,搭配日常三餐即可;鐵質豐富的紅肉、深綠色蔬菜與紅色水果(如甜菜、紅蘋果、葡萄)也能提升造血功能。避免過度貪涼,少吃冰飲及寒涼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影響氣血生化來源。
#順應自然「早睡早起」
早睡有助於養陰,早起則可舒展筋骨、吸收晨間清氣。適度午休也能讓氣血更充盈。過度熬夜會耗傷氣血,讓人容易面色蒼白、注意力下降,因此保持規律作息是最基本的小事。
#適量運動活絡氣血
秋季天氣宜人,散步、慢跑、太極、瑜伽等溫和運動能活絡氣血循環,避免因長時間久坐而氣血不暢。每天保持 20–30 分鐘的活動,就能讓身體維持溫暖、氣血流通。
#讓情緒保持舒暢
秋天容易讓人有憂鬱之感,若是情緒不好容易會損傷肺氣,連帶影響全身氣血運行。可透過寫日記、聽音樂或與朋友交流,讓情緒保持舒暢,這也是養氣血的重要一環。
#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秋天乾燥,適度按摩四肢或泡腳,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幫助入眠。尤其晚上以溫水泡腳 15 分鐘,加點薑片或艾葉,更能溫經散寒、益氣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