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得只剩一棟樓?蓮花味精用數據闢謠:24小時不停機年賺2.3億元
前不久的醬油風波,除了讓人瞭解了真正的零添加醬油,也讓人再次想起當年慘遭資本打壓的蓮花味精。
很快就有人藉着醬油事件的熱度,在網上散播謠言,說蓮花味精“窮得只剩下一棟樓”,“老闆兒子含淚直播,僅一人觀看”。
蓮花控股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就做出了迴應:“我們現在挺好的,公司很火爆,那些都是博眼球的謠言。”
雖然“窮得只剩下一棟樓”這個謠言有點誇張了,但那些年被資本打壓的日子,蓮花味精確實不太好過,一路走來只能用風雨坎坷來形容。
01
蓮花味精的發展
蓮花味精創建於1983年,截止到今天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歷史了,當時大多數農村家庭買調味品還是以散裝爲主,蓮花味精憑藉慧眼早早推出了包裝的產品。
關鍵是味精都是純糧食提取的,吃起來健康放心,於是蓮花味精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很快蓮花的名號就從河南項城傳到了全國各地。
最巔峰時期,蓮花年產量能達到12萬噸,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味精生產基地。當時市場上的味精只有蓮花和其他品牌之分,蓮花一度坐到了味精市場半壁江山的位置。
但是後來一個謠言的出現,卻讓蓮花的位置變得岌岌可危。
02
外資謠言不正當競爭
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這對於蓮花味精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原本蓮花在國內已經擁有很高的份額了,把產品打響全世界去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完全不是問題。
作爲國貨之光,靠着對食材品質的堅持,蓮花味精一路走出國門,走向了世界,讓外國人也對味精讚不絕口。
如果讓蓮花繼續這樣發展下去,那麼蓮花的勢頭必將無人能擋,到時候沒準真能做成全球味精大戶,雖然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給蓮花狠狠來了當頭一棒。
蓮花味精在材料品質包括工藝這方面沒話說,一直以來都秉承着誠心經營的理念,但是在玩手段這方面這比不過外資,外資品牌僅用一句經不住推敲的謠言,就讓蓮花的地位開始動搖。
謠言就像插了翅膀一樣,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家家戶戶的耳朵裡,當時互聯網並不發達,不像現在一樣,緊急發佈個聲明就能將謠言扼殺在搖籃裡。
儘管當時蓮花味精第一時間就站出來闢謠了,但是謠言傳播的範圍太廣,人們抱着寧可信其有也不願信其無的觀點,還是紛紛對味精避之不及。
這一年也是蓮花味精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的情況,並且還是嚴重暴跌,從此之後蓮花味精開始一蹶不振,這時候來自國外的另一款調味品雞精進入了中國市場。
03
雞精vs味精,誰更健康?
雞精打着“營養健康”的旗號迅速佔領國內市場,原本大家抵制味精後,就迫切需要一款味精的替代品,這時候雞精的出現正好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選擇。
雞精的價格遠高於味精,但是消費者是爲了健康和營養買單,即使價格高也沒有一句怨言。
雖然雞精打着健康的旗號,但是很多消費者卻沒發現,在雞精的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味精,緊跟着後面還有一長串的食品添加劑,在反觀雞精的配料表,原料只有乾乾淨淨的小麥,別的什麼都沒了。
就這兩個配料表放在一起,哪個營養我不知道,但是哪個健康還用多說嗎?肯定是沒有添加劑的健康啊,但凡消費者能夠仔細看一下配料表,當年這個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但是大衆卻根本沒有看配料表的習慣,這麼多年許多人還一直被矇在鼓裡,腦子裡根深蒂固的認爲味精吃多了不健康。
04
國貨之光涅槃重生
值得慶幸的是,在後來互聯網普及之後,關於味精的闢謠越來越多,人們也終於開始對蓮花味精重新審視,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味精被冤枉了這麼多年。
如今的蓮花流水線上一派繁忙,機器不停不休的生產着味精,如今的蓮花已不再只有味精這一個單品,產品涵蓋了廚房所需的方方面面。
從1983到2025,43年來蓮花經歷了巔峰,也陷入過低谷,接受過風雨的摧殘,也經受過羣衆的考驗,如今蓮花也將帶着中原人骨子裡的韌勁涅槃重生,開創嶄新篇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