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並不是你的錯,普通人一輩子存款的天花板就到這了

‍hi,我是小昕昕

你算過沒有,普通人的一生,最多可以存多少錢?

同事跟我感慨,要是我一年能存10W就好了!

她跟老公兩個人都是上班族,還沒小孩,家庭月收入爲14000,除掉五險一金以及房貸、水電燃、餐飲交通等各項開銷,勉強能存下一個人的工資。

也就是每月7000左右,每年最多能夠存個八九萬。

她說,現在還算好了, 要是以後有了娃,支出還得增加。

她的話並沒說錯,有了孩子以後,奶粉、尿不溼、衣物等等,每月至少要增加1500-2000支出,如果讀書了,那麼光小孩這裡的支出,每月就至少是3000以上。

最後她感慨,等到自己五六十歲了,可能就是守着一個老破小,卡里有個幾十萬存款,萬一孩子想要買房買車,存款很可能一夜歸零。

這就是現實。

01 存錢比想象中還要難

根據央行數據,2024年我國家庭平均存款約爲34萬元。

很多人總覺得“平均”代表很低的水平,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達到平均水平,說明你至少超過全國近50%的人。

而平均,代表着首富、富人的存款也放在大數據裡來平均了,這就好比兩個人,一個考了99分,一個只有考了1分,平均下來也有50分。

但兩者之間的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所以,普通家庭,如果能夠拿出34萬存款,已經算是中等水平了。

34萬,看似不多,但真正要存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爲普通人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比如我的那個同事,夫妻兩看似稅前收入有14000,家庭年收入達到16.8萬。

十年收入,便是168萬,二十年收入,有336萬。

但如果你細算一下,就知道爲啥他們每年存不下十萬塊:

首先,五險一金、稅,去掉這一部分,到手便只有11000了。

然後,每月工資一到手,十號左右,要還2500房貸。

水電燃、買菜買水果、油費、停車費等等,合計2500左右。

11000-5000=6000元,一年就是7萬左右。

如果偶爾出去吃頓飯,或者換季買點衣服鞋子,護膚品等,這裡預計一萬左右,即每月平均800元。

在城市生活的都知道,這真不算多,隨便買件衣服,也得上百元,路邊普通餐館吃頓飯,也得一兩百元。

一年下來,即便不出去旅遊,勉強只能存個6萬左右。

這還是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如果有孩子了,每年花個兩三萬算多嗎?

真的不多,孩子的奶粉或者牛奶,每月600-1000,還有衣服鞋子、教育、醫療費等等,都是支出。

我家寶寶下半年就要去幼兒園了,我算了下,她每月奶粉700元,衣服鞋子等用品及零食,算300元,幼兒園1200元,非常節省的情況下,每月也至少要2000。

原本兩夫妻,一年不大手大腳消費,也只能存個6萬左右,扣掉孩子支出,每年頂多能存個4萬。

02 錢去哪了?

一年4萬,10年就是40萬,20年就是80萬。而到了50歲之後,大多數普通人都很難通過工作掙到多少錢了。

假設你是30歲生孩子,以每年存4萬的速度,等到你50歲時,手裡有80萬存款。

這時候,你的父母也七八十歲了,假設自己有退休金有存款,身體還算健康,那還算不錯,你的存款可以給一部分給孩子,一部分自己留着。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既沒退休金,也沒多少存款,還一身的病。

我身邊不少老人,就都是農民,快六十歲了,手裡的存款不超過20W.

然後夫妻倆都患有幾種慢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

60歲以後,其實已經很難在外找到事情了,在農村,更難找到正確的路子,再加上農村的人情開銷也不小,老人能勉強維持個人開銷算不錯了。

等到70歲以後,手裡的那點存款,但凡遭遇一次大病,就可能會歸於0.

這時候,50歲的子女,就要來負擔父母的醫療、養老費用了。

在50歲的年紀,兒女剛剛成年,20歲左右,自己馬上要養老了,上面還有年邁的父母。

你手裡的那80萬存款,又夠幾人花呢,夠花多久呢?

點亮【贊和在看】,願你有錢又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