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走17袋垃圾!北京一女子撿廢品堵死樓道薰走鄰居

北京日報記者 張宇

在北京市西城區德勝街道黃寺大街24號社區,一戶住在7層的居民不僅將撿拾的各類廢品塞滿家中,還把樓道堆得滿滿當當,逼得鄰居搬走,導致樓內臭氣熏天、蚊蠅滋生,更造成了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

此前,面對勸導教育和協助清理,這位61歲的張阿姨拒絕配合、屢教不改。爲徹底消除隱患,5月19日下午,街道、社區聯合消防、城管和公安等部門督導物業開展強制清理工作,最終清理出17個編織袋的垃圾。

樓道里無處下腳,難以呼吸

紙箱、塑料瓶、外賣盒子、吃剩的食物……19日下午,記者來到這棟居民樓,眼前的一幕着實誇張:從6層開始,各類廢品沿着樓梯肆意堆放,就連樓梯扶手都晾着用過的紙巾,7層的兩個入戶門前,摞着一人多高的紙箱子。天氣炎熱,垃圾腐敗導致地面溼滑粘黏、空氣污濁難聞,讓人無處下腳,難以呼吸。

物業工作人員戴着口罩和手套上樓,居民張阿姨正在樓道里整理廢品,她看到工作人員手裡的編織袋後,馬上說,“誰讓你們來的?不能清理!”

“5月16日,我們已經上門通知並張貼告知,要求您18日前將樓道公共區域的廢品垃圾清理完畢,但到期您仍不清理,我們今天協助您清理乾淨。”社區工作人員三言兩語講明來意後,一場雷厲風行的清理行動開始了。

在擁擠的樓道里,清理人員分工明確,有的站在下方,撐開編織袋,有的站在上方,麻利地將箱子盒子、瓶瓶罐罐等各類廢品扔到編織袋中。不到1分鐘,一個編織袋就被裝滿,又迅速被接力運到樓下。

其間,張某多次想阻攔並喊道,“都和你們說了我會清理”“那是我的牛奶瓶子”“不要動我的鐵架子”……20分鐘後,樓道里的廢品垃圾被徹底清理乾淨,足足裝滿了17個編織袋。最後,消殺人員上樓噴灑藥水,不留下衛生死角。

同層鄰居實在受不了只能搬走

“張某和其女兒是2022年搬到我們社區的,房子是其女兒承租的單位公房。”完成清理行動後,在社區居委會,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經理蘇江宏說,第二年,張某開始顯露撿拾廢品的習慣,第三年變得嚴重,引發鄰居多次投訴和報警。“尤其是7層的另一家住戶,在多次矛盾衝突後,受不了最後無奈搬走。”

“我們做到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黃寺大街24號社區書記、主任趙瑩娟說起張某連連搖頭,“近兩年,我們協助清理已超十次,最近一次是4月30日,頭幾次清理完,她還有所收斂,但後期就越發不聽勸,總以自己有心臟病、骨折等理由拖延、阻攔清理。”

趙瑩娟說,爲了幫助張某改掉不良習慣,社區請來心理疏導老師,和她面對面深談,瞭解到張某的家庭生活存在矛盾,張某說到委屈處還淚流滿面,“她說,只有在撿拾廢品的時候,纔有特別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怕張某沉溺在不良情緒中,我們經常邀請她參加社區的各種文娛活動,但效果不佳。”趙瑩娟說,社區也通過張某的女兒做母親的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到最後,女兒勸不動,也不願勸了。”

公房產權單位也有安全管理責任

“這是一件非常棘手但必須解決的問題,因爲涉及公共衛生和安全。”德勝街道辦事處三級調研員胡軍說,因爲張某撿拾廢品的行爲經常反覆,十多天就能再次堆滿樓道,雖然這次清理乾淨了,但還要預防以後再犯。“尤其是物業,應當依據法規所規定的消防管理責任及巡查義務,保障疏散通道的通暢。”

“我們計劃每天都去樓道巡查,一有堆物堆料的苗頭,就幫着清理,防止聚少成多。”物業經理蘇江宏表示,會把日常巡查堅持下去,持續跟進。

除了明確物業的責任及義務,胡軍也建議社區用溫暖化解張某的敵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幫助關心張某,從情感上解開她的心結。”

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員王清補充道,“勸阻時不要站在張某的對立面,除了危害公共利益,其實她自己纔是樓道堆物的最大受害者,一旦發生火災,她將是最危險的那個人。”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這套公房的產權單位也要履行房屋安全管理責任,不能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爲,應該對承租人有所約束。如果隱患問題拒不整改,我們將通過函告、約談等方式要求產權單位妥善管理房屋。”胡軍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