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已過千重山 DELTA臺達電股價對標千金?!
在AI加速發展的時代,運算力成爲推動技術進步的核心,而輝達最新一代GPU Rubin則象徵着這股潮流的關鍵里程碑。從運算架構到電力基礎設施,Rubin不僅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效能突破,更帶動電源雙雄臺達電與光寶科、散熱等供應鏈廠商迎來新契機。
文/吳旻蓁
在人工智慧的黃金年代,運算力已成爲新的石油,而GPU則是推動這股浪潮的引擎。從Hopper到Blackwell,輝達一步步推升AI晶片的運算極限,如今最新一代Rubin的問世,更被市場視爲AI超級資料中心的劃時代產品。Rubin的關鍵升級不僅僅在於運算單元的增加,更在於架構與周邊配套的全面革新。輝達在這一代中導入全新記憶體控制技術與更高頻寬的互連協定,讓GPU之間的通訊延遲再度降低;同時,針對大型語言模型(LLM)與生成式AI的特化需求,Rubin的張量核心與矩陣運算單元獲得進一步強化,使其在處理萬億級參數的神經網絡時,能以更低延遲與更高能效完成。
AI算力與架構全面升級
目前臺積電已完成Vera Rubin系列六款晶片的設計定案(Tape-out),並預定明年第二季開始量產。屆時,第三季起伺服器機架需求可望全面放量,甚至在臺積電的CoWoS-L平臺上,Rubin的需求規模將正式超越Blackwell,成爲AI伺服器市場的關鍵推手。然而,隨着這些晶片的算力越來越強大、AI模型規模以「十億參數」爲單位不斷膨脹後,它們背後的能耗也以驚人的速度上升,這意味着資料中心的電力基礎設施必須同步升級。
進一步來看,從GB200到GB300,再到Rubin Ultra,伺服器單櫃的功率需求,將在三年內從一二○KW躍升到六○○KW,推算至二○三○年,單顆AI晶片功耗甚至可能突破二KW,對電力傳輸與分配系統的負荷高速攀升;再者,高功耗伺服器更容易因電壓波動而出現故障,而一次的故障將可能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對此,伺服器在電力架構上也出現顯著的轉變,像是高壓直流(HVDC)將成爲核心,而輝達先前也預告二七年將導入八○○伏特的HVDC電力架構伺服器,用來支援新一代Kyber 1MW機櫃。
輝達就指出,AI工作負載正呈現指數級增長,傳統五四V機櫃配電主要爲KW級的機櫃設計,隨着現階段機櫃邁入MW級,五四V已無法滿足,須改採800V HVDC架構,以減少損耗、提升能源效率。所謂HVDC高壓直流電顧名思義,就是透過高壓直流方式,直接爲設備供電。由於傳統供電架構須經多重轉換,並造成五到十%的能量損耗及熱能排放,在AI機櫃動輒數百千瓦的情況下,這些損耗會更有感放大,轉換效率成爲瓶頸。
HVDC成爲資料中心新核心
而HVDC架構的核心優勢在於減少電力轉換環節,直流電不需頻繁進行交流轉換,因而省去大型UPS設備與STS靜態轉換開關,使整體系統更爲簡潔,並具備更好的擴展性。HVDC不僅提升能效與供電穩定性,也能支援日益增加的高功耗需求,藉由減少電力轉換降低能源損耗,讓整體效率提升約五至十%,這對於兆瓦級資料中心而言,意味着每年可節省數百萬美元的電費。此外,直流電電壓波動幅度較小,亦能有效避免因瞬間電壓下降而導致伺服器中斷運算。(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71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