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青年黨員“歸巢”熱 領飛鄉村振興新航線
近年來,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拓展返鄉創業渠道,搭建幹事創業平臺,出臺《關於進一步明確有關穩就業政策措施的通知》等創業扶持政策,吸引了大批青年黨員回鄉發展,“歸巢熱”實現了“新農人”和“新農村”雙向奔“富”。
“歸雁”還巢變“頭雁”,“嫩”支書探出發展“新”路子
90後吳勇,2014年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就地工作。在外“流動”期間,鎮村兩級一直與他保持聯繫,每次返鄉回家,村兩委都會上門和他拉拉家常,聊聊村裡的事務。在一次與老支書談心談話中,他深刻地感悟到家鄉的發展確實需要他這樣有文化有理想的年輕人,經過深思熟慮後,2018年,年僅26歲的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去了大城市優越的工作,返鄉回家當上了“新農人”。
自任村兩委班子成員以來,他充分發揮年輕人創新能力,結合鄉村銜接資金項目申請了250餘萬元建設池州市鄉村創業園,並出租給本村優秀青年創業人員。創業園的建成,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還帶動了周邊20餘名村民就業,同時也拓展了農戶農產品銷售途徑,該村的農特產品銷量常年呈現火熱現象。
近年來,青陽縣不斷做實選拔、培育、激勵三篇文章,通過創新任職方式、加大培育力度、強化政策激勵,不斷強化年輕優秀農村黨組織書記規範化管理。截至目前,全縣90後村支書8人,90後村“兩委”幹部84人,“雛雁”展飛帶領“羣雁”齊飛,爲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鮮活力量。
“畢業”即“創業”,“最美農民”變身“直播達人”
青陽縣陵陽鎮的左菲是一名95後青年黨員。受父輩們的影響,2019年大學畢業後她直接回鄉創業,與父親一起學習種植養殖技術,被當地村民親切地稱爲“最美農民”。
當年正是直播帶貨興起之時,從小能言善道、活潑開朗的她很快便學會了直播帶貨、拍短視頻、參加展銷會。2022年,左菲成立了有餘糧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後又利用政府40多萬元的財政項目銜接資金對廠房進行了擴建。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利用線上平臺幫助農戶銷售本地農產品,使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實現了有效連接,公司銷售額也從起初的10萬元突破到如今的500萬元。同時爲附近農民提供就業,季節性帶動就業100餘人。
作爲一名黨員,刻在骨子裡的信仰讓她肩負着一種沉甸甸的使命。“讓青陽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青陽更有爲。現在的我對家鄉充滿信心,我會堅持不忘初心,紮根農村,也希望有更多和我一樣的青年朋友們,來回到家鄉,建設家鄉。”作爲皖美池州推薦官,左菲總是會以她的親身經歷呼籲着廣大青年回鄉發展。
靠山吃山,“山間小屋”貯藏嚮往的生活
在青陽縣朱備鎮東橋村,有一所依山而建、臨水而憩的山間民宿。民宿主人樑勝利1990年出生,曾在南京從醫,期間經常帶同事回家鄉遊玩,同事們都覺得這裡的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很適合開民宿。於是2017年他便帶着妻子一起返鄉回家,將老家宅院親手打造成古樸典雅“臥雲鬆”。2018年8月營業以來,吸引了衆多外地遊客慕名前來,生意異常火爆。樑勝利在自己享受紅利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家鄉的文旅發展。
在樑勝利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回鄉創業,各具特色的民宿也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經營戶們還自發組建了九子巖民宿聯盟,通過聯盟互惠共贏、抱團發展。蓬勃發展的旅遊業,還帶動村民跟着吃上了“旅遊飯”,帶動了鄉村消費以及鄉村投資。
“近年來,青陽縣通過搭建教育培訓平臺,讓返鄉黨員有技能;搭建科技服務平臺,讓返鄉黨員有幹勁;搭建就業創業平臺,讓返鄉黨員有舞臺。目前,全縣已有400多名農村返鄉黨員走上就業崗位,75名黨性強、能力強、作風優的年輕黨員納入後備力量庫、鄉土人才庫重點培養,成爲了鄉村振興一線的新生力量。”青陽縣組織部相關科室負責人說道。(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