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汽車緣何難推廣?

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道 據德國《時代》週報網站7月26日報道,斯泰蘭蒂斯集團已停止研發氫燃料電池。這家擁有歐寶、雪鐵龍、標緻、菲亞特等品牌的汽車集團宣佈,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中期沒有前景。斯泰蘭蒂斯由此公開了其他汽車製造商早就悄悄在做的事情:放棄應用這種技術。就連載重卡車大概也不會裝備氫燃料電池了。

據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統計,截至2025年1月1日,德國註冊乘用車近5000萬輛,其中只有1802輛裝備氫燃料電池,佔比不到0.004%。不妨比較一下:今年年初,有165萬輛電動汽車行駛在德國的道路上,佔乘用車總量的3.3%,而且比例還在提高。迄今,德國只有76座加氫站,公共充電樁則有17萬個。

人們曾對氫動力汽車寄予厚望:乘用車和載重卡車可藉助氫燃料電池實現零排放的電驅動。最初的想法是,給氫燃料電池汽車加註氫比給普通電動汽車充電用的時間短得多,而且前者的行駛里程也比後者長得多。但近年來,電動汽車的技術飛速進步,在實際使用中性能與氫動力汽車已不相上下,尤其是成本要低得多。

慕尼黑工業大學的汽車工程學教授馬庫斯·林坎普說道:“這是決定性的指標。用電池的電動汽車從根本上來說更實惠。”他說,氫燃料電池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是要用到鉑這種貴金屬。林坎普還說,同時投資於不同的驅動技術以及爲氫動力汽車建設基礎設施對車企來說都過於昂貴。

或許令許多人感到驚訝的是,電池電驅動技術在載重卡車領域普及的速度比在乘用車領域還快。大衆汽車集團旗下的“曼”牌汽車公司和斯堪尼亞公司早就將電池作爲柴油發動機之外的唯一選項。

電動載重卡車司機托比亞斯·瓦格納說:“氫燃料電池卡車根本沒有續航里程優勢。”他說,法律強制卡車司機在連續行駛幾個小時後必須休息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正好可以用來給車充電,因此電池電動卡車與卡車司機的工作節奏非常契合。

瓦格納說,到目前爲止,他還沒遇到過電動卡車不能像柴油卡車一樣快速完成的任務。這位電動卡車司機得出的結論是:“氫燃料電池離現實太遠,而且成本太高,沒有貨運公司會用這種卡車。”(編譯/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