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署補助大專推動職涯輔導 4成跟AI相關
學生暑期職場體驗成果分享。(青年署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現今社會人工智慧、大數據與生活已產生極爲緊密的鏈結,教育部青年署辦理「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劃」補助學校結合業界資源,辦理多元職涯輔導方案,今年共補助61校、81案,其中32案(佔4成)與AI相關,協助學生開創未來職涯藍圖。
教育部青年署補助全校類職涯輔導計劃,銘傳大學、致理科技大學及靜宜大學已連續5年(110-114年)獲補助,其中銘傳大學參加協作之學校師生自第1年的1萬多人次逐年成長至今高達6萬人次以上,參與學生9成4以上認爲參與計劃對職涯發展有幫助。
銘傳大學跨單位整合校內行政及教學等各單位資源,整體規畫職涯輔導課程及活動,除於通識課程或專業課程融入運用青年署職涯輔導教材,引導學生思索自我職涯外,也爲學生安排職業興趣測驗及職能評量、企業參訪、全英語培訓、校外見習及主題多元的工作坊等一系列職涯輔導活動,並由系所專業職輔老師一對一提供職涯諮詢建議。
此外,銘傳大學鼓勵學生跨領域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面向,藉助新興科技在各領域中具有更廣泛的實務應用能力,提升未來就業競爭力。
銘傳大學廣告暨策略行銷學系四年級張晨榆分享,因爲所讀科系出路廣闊,職涯選擇很多反而感到迷茫,大一選修生涯規畫通識課程,這是引領他思考未來方向的敲門磚,之後參加職涯研習營,經過兩天專案企劃撰寫、口語溝通表達能力訓練、簡報提案等密集訓練,與他校同學一起腦力激盪展現企劃成果,大幅增加實戰力。
銘傳大學爲提升學生職涯探索的意識,鼓勵學生就學期間接觸職場,瞭解職場現況,114年度實施全面性的職場見習方案,結合校內各學系專業職能與通識教育共通職能之課程地圖與業界資源,讓學生職場見習前先以講座、工作坊等形式邀請業界講師分享就業經驗,以及實際到不同領域的職場見習,逐步引導學生認識職場,對職涯發展方向將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