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意撞擊傳統工藝!「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金獎揭曉
▲臺東青年設計營成果感動登場。(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臺東報導
在傳統素材與青年創意的交會下,2025「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27日於就藝會揭曉競賽結果並同步開展展覽。歷時12天的營隊畫下圓滿句點,金獎由楊凱翔與黃湘庭以《光起族舞》奪得,作品從22件參賽創作中脫穎而出,展現出對土地與文化的深度迴應。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長李吉崇出席頒獎,肯定青年世代將創作與地方連結的努力。
本屆活動共頒出金、銀、銅獎與優選各1件,另有5件工坊佳作,總獎金達新臺幣20萬元。金獎作品《光起族舞》由學員於「福貴家的玩皮爸」工坊創作,巧妙融合皮革媒材與原住民族羣舞動意象,創作者表示,感謝工藝師的指導與陪伴,這份榮耀屬於整個團隊。
臺東縣文化處長李吉崇表示,青年工藝設計營邁入第11年,縣府持續透過多元方式支持青年公共參與與潛力發展。活動結合工藝師、設計師與青年三方參與,讓工藝不僅成爲技能傳承的載體,更成爲創意思維與文化反思的平臺。他期許參與者能將這段經驗轉化爲未來創作的動能,讓臺東的美學與人文透過作品擴散至更遠的地方。
本屆營隊吸引近70位來自國內外的青年報名,最終選出25人組成團隊參與創作。活動初期安排文化踏查行程,學員實地走訪臺東糖廠,由東糖研究會林智偉導覽場域歷史,亦透過卡塔文化工作室認識排灣族文化、親手體驗琉璃珠製作。行走、觀察與對話成爲理解土地的第一步,也爲後續創作提供靈感源泉。
進入創作階段後,學員分別進駐5間在地工坊進行學習與實作,包括「一粒工作室」、「福貴家的玩皮爸」、「山編玩自然工作室」、「Papulu C涌樂」、「The coconut woman椰女郎」,所涵蓋媒材橫跨月桃、皮革、藤編、漂流木、繩結與椰葉等。工藝技法多元,展現臺東傳統手作技藝的豐富性與地域特質。
設計導師團隊則由劉晨旭、周育潤、駱毓芬、李雅靖、鄭洪等人擔綱,提供專業創意指導與構想發展支持。此外,也安排跨域講座邀請實踐大學設計學系主任林曉瑛與工藝創作者林精哲,分享設計經驗與在地生活融合的可能性,激發學員更多元的思維路徑。
文化處表示,今年設計營以「植物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的融合與對比」爲創作核心,學員們透過自然觀察、文化沉浸、工藝實作與跨領域交流,讓創意與手作對話,並將感知具象化於作品中,迴應臺東這片土地的記憶與未來。
【2025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成果展】自即日起展至8月15日(每週一、二休館),每日10:00至17:00於「就藝會」一樓展出,免費入場。主辦單位誠摯邀請民衆走入展場,感受青年視角與工藝精神交織出的創意能量,也向默默耕耘的臺東工藝師與創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