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國旅估成長10%」恐擠爆 交通部北、中成立前進指揮所

▲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副司長鬍迪琦(中)說明清明疏運措施。(圖/記者李姿慧攝)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清明4天連假週四(3日)登場,由於花季延後,加上大甲媽祖遶境,預估今年清明國旅成長上看1成,預估將有大量車潮,交通部明天(2日)在臺北站、6日在臺中站各別成立前進指揮所外,也將啓動運具聯防機制因應。

今(114)年清明節連假將自4月3日至6日開跑,交通部預估國道車流最高峰將落在4月3日,臺鐵旅客量預估最高峰爲4月2日,高鐵旅客疏運最高峰爲4月6日,爲因應部分運具出現人潮外溢情形,交通部已擬定整體疏運策略,以運具聯防方式備援。

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副司長鬍迪琦表示,清明連假已透過AI智慧化數據來分析高峰和旅客量,並擬定聯防機制,包括國道和省道互爲替代和聯防,另掃墓因應邊坡失火風險,也與消防單位擬定火災防制機制。

▲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副司長鬍迪琦。(圖/記者李姿慧攝)

胡迪琦也說明,臺鐵和高鐵也擬定運具聯防機制,之前高鐵臺中站曾有旅客外溢現象,228連假臺北站也曾發生旅客滿溢,皆啓動聯防措施,這次清明連假,將於4月2日下午3點到晚間9點在臺北站成立前進指揮所,並要求臺鐵跟高鐵動態監督人潮,4月6日上午11點到晚上9點也將在高鐵臺中站成立前進指揮所因應。另海空運也有海運替代、放大機型和軍機疏運等聯防機制。

胡迪琦指出,今年清明連假初期天氣穩定,加上花季延後,也適逢大甲媽祖遶境盛事,預估國旅旅客可能會增加5%到10%,因此希望各疏運單位注意旅客動態並即時因應,也呼籲民衆儘量搭乘公共運輸,有需要行駛國道和省道,建議避開尖峰時段路段。

今年清明節連假,國道也實施匝道儀控、高乘載管制、匝道封閉、開放路肩及於連假期間,採單一收費等措施,並於每日0至5時全線暫停收費,高公局也公佈好走時段,其中西部國道部分,4月3日、4日南向用路人建議早上5時前或中午12時以後出發;4月5日、6日,中部地區北向用路人建議中午12時前出發、南部地區北向用路人建議上午9時前出發。

▲清明連假國道疏運措施。(圖/交通部提供)

國道5號部分,高公局建議,4月3日、4日,南向用路人建議上午5時前或下午5時後出發;4月5日、6日,北向用路人建議早上9時前出發。

省道方面,公路局盤點22處省道易壅塞路段、8處地方大型活動及重要觀光景點,以及29處鄰近省道墓園,建議用路人規劃行程時至公路局網站查詢,減少行車時間。

▲清明連假省公路疏運措施。(圖/交通部提供)

爲鼓勵民衆多搭乘國道客運等大衆運輸工具,繼今年春節過後,交通部也在清明節連假推出90條國道客運路線享平日優惠或原票價6折優惠,並再提供10小時內轉乘在地客運享一段票或基本里程免費等措施,搭乘國道客運前往東部民衆再加碼票價4人同行1人免費,返程再抵200元或租車優惠。

雙鐵部分,高鐵共加開201班次,臺鐵全線加開157班列車,並加開花蓮縣返鄉專車、西線直達、半直達對號列車、全車自由座列車,以及區間快車等。

▲清明連假公共運輸優惠措施。(圖/交通部提供)

海空運部分,清明疏運期間空運共計提供1,652架次、13萬個座位,主要分佈在離島管制航線計1,428架次,12萬個座位,交通部已要求航空公司持續視旅客需求適時加開班機疏運;另臺灣本島與離島間9條海運航線,也規劃1,118航次,可疏運24.9萬人次。

因應清明連假期間可能出現霧鎖金門,交通部除規劃請航空公司加開或加大機型外,將視需要協調國防部派遣軍機協助疏運,並安排「金瑞龍」、「新金祥龍」、「雲豹」、「藍鵲」及「凱旋8號」等5艘船舶,於海象允許狀況下投入海運備援,將持續關注天候及航空站候補情況,適時啓動疏運機制。

由於清明連假適逢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展開,由於鎮瀾宮鄰近臺鐵大甲火車站,臺鐵也規劃於4月4、5日及13日加開34列次,其中4月4日跨5日加開新自強號4列次、區間快11列次、區間車2列次,共17列車加強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