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火警燒不停!雲林去年549起掃墓釀災 今年加強防火

斗六市公所今年採購33個500公升大水桶、99個可提水的小水桶,水車每週補水一次預防掃墓火警。(周麗蘭攝)

斗六市公所爲10個傳統公墓佈置500公升大水桶儲水,讓掃墓民衆隨手可取用。(周麗蘭攝)

雲林縣消防局統計去年3、4月份雜草火災高達549件,大多是清明掃墓餘燼所致,動員超過2700人次消防人員滅火,斗六市公所今年未「火」綢繆,爲10處傳統公墓購置33個500公升大水桶、99個可提水的小水桶,水車每週補水一次。

去年天氣特別乾燥,清明掃墓期間發生火警多達549件,其中有一天發生65件,古坑有一處公墓火勢相當大,村長透過廣播器呼叫村民提水桶、竹掃,開着農用噴灑機滅火,3、40名村民花2個小時纔將火勢撲滅。

斗六市的14個傳統公墓均已禁葬,去年有4個傳統公墓發生零星火警,公所殯葬管理所人員今年提前防範,採購33個大水桶、99個小水桶,依據墓園大小在各角落佈置,廠商每週固定出動水車補水,讓需要水源民衆方便取得。

斗六市公所主秘孫旺田說,有同仁擔心水桶可能會被順手帶走,但看到南投縣曾發生清明掃墓餘燼延燒果園的例子損失很大,寧可採購水桶讓民衆隨手有水澆,以免火苗餘燼釀成火災。

斗六市殯葬管理所長郭庭卉表示,考量發送水袋會製造垃圾,今年首次採購水桶,這3周來進入掃墓期,一個水桶都沒短少。

鑑於去年發生太多掃墓火警,雲林縣消防局日前舉行記者會宣導防火,縣長張麗善建議民衆透過以功代金、以米代金、雙手合十祭拜、以手機播放爆竹聲以代替鞭炮等方式追思先人,鼓勵不使用火源祭拜。

消防局長林文山指出,請民衆掃墓務必留意餘燼,避免違反消防法田野引火燃燒申請許可得處3000元罰鍰;造成空氣污染者依空氣污染防制法可處12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如因放火焚燒雜草而導致發生公共危險者更可能觸犯刑法放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