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出遊不想塞 Google地圖「3功能」秒避開人潮
清明連假出遊,只要善用Google地圖中隱藏的資訊,就能巧妙避開人潮。(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清明連假今(3)日開跑,高公局預估今天車潮會是連假4天中最高峰,南下預計會塞到晚間10點後,國5甚至會塞到晚間12點,若不想人擠人,可以善用手機裡的Google地圖,有3種方式可以確認熱門景點何時比較壅塞、特定地區動態人潮及即時路況,避免塞在車陣裡動彈不得。
熱門景點或餐廳的地標,除了有資訊簡介、營業時間、路線規劃、網友評價外,通常還會顯示熱門時段,以每小時爲單位細分,並針對民衆停留時間、預估等待時間等資料進行分析,出門前只要提早做功課,就能挑選人潮相對較少的時間到訪。
Google地圖中的景點、餐廳資訊還有熱門時段,供民衆確認人潮。(圖/翻攝自Google地圖)
開啓Google地圖後,如果某地區人潮接近平常最擁擠的狀態,地圖上將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醒,方便民衆評估是否要依照計劃前往,提早避開人羣,且只要點選「人多擁擠的地區」標籤,就能以圖表的方式看到該地區不同時段的繁忙程度。
Google地圖內建的「即時路況」功能,藏在右上角的方形「圖層」中,只要點開就能在路網圖上看到清楚的路況圖,綠色代表路況良好、紅色代表壅塞;此外,因越來越多民衆會騎自行車上路,圖層中因此也有「單車路線」選項,只要點開就能清楚看到哪些路段騎乘自行車較安全,其他還有街景、3D、大衆運輸、空氣品質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