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雞舍”穩產忙——山東鉅野蛋雞產業走訪見聞
新華社濟南8月9日電 題:“清涼雞舍”穩產忙——山東鉅野蛋雞產業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高天、劉錚
連日來,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持續高溫。在這個蛋雞養殖大縣,現代化的雞舍內卻是一片“清涼”景象:恆溫環境下,一隻只蛋雞或在架間踱步,或低頭啄食,一枚枚光潔的雞蛋通過傳送帶有序“駛”向分揀車間。
作爲全國重要的蛋雞養殖基地,鉅野縣擁有規模化蛋雞養殖場404家,蛋雞存欄量達2600萬隻,雞蛋遠銷北京、上海等地,產業鏈年產值突破23億元。持續的高溫高溼天氣,給依賴恆溫環境的蛋雞養殖帶來挑戰。“蛋雞對溫度極爲敏感,高溫會導致蛋雞採食量下降、體質變弱,影響雞蛋的產量和品質,因此保障雞舍恆溫環境成爲關鍵。”鉅野縣畜牧服務中心主任楊彬說。
在菏澤鑫航禽業有限公司的現代化雞舍,科技的力量爲蛋雞撐起了“遮陽傘”。立體養殖架頂部的風機持續運轉,將經過水簾冷卻的溼潤空氣均勻吹至每個角落。“這套設備集成了自動上料、通風、降溫、餵食和分揀系統,可將雞舍溫度控制在28攝氏度以下。”公司負責人劉繼儉說,穩定的環境確保了雞羣舒適度和蛋品質量。
即便在炎炎夏日,這些雞舍內也幾乎聞不到刺鼻的氣味。“以前遇到高溫天氣,雞糞發酵快,薰得人頭疼。”劉繼儉道出曾經的困擾。現在,雞糞被集中運送到密封發酵罐,快速分解轉化。
“我們配備了6個大型發酵罐,日均處理畜禽糞污1000多噸,年產沼氣約1800萬立方米,副產品沼渣、沼液作爲肥料可以還田利用,減少污染,推動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標發生態(鉅野)有限公司負責人蔡軍偉說。
科技賦能不僅體現在溫度控制和糞污處理上,更深入到日常管理中。在鉅野縣柳林鎮杜莊村蛋雞養殖場,負責人杜召秀展示了智能化改造帶來的便利。“以前喂料是體力活,如今只需點擊智能控制屏,自動喂料系統便能精準地將按科學配比混合的飼料送達每一層雞籠。”杜召秀說,智能化升級後,養殖場僅需5名工人即可高效管理,日產鮮蛋穩定在1萬餘斤。
這份“清涼”與穩定生產的背後,離不開多方周密保障。楊彬說,入夏以來,他們定期組織專家深入養殖場,重點檢查疫病防控、科學飼餵方案及降溫設備運行。
爲應對夏季用電負荷高峰,當地不斷完善電力保障網絡,確保養殖場恆溫通風、自動飼餵等系統穩定運行。“入夏以來,蛋雞養殖業用電量同比增長超37%。”國網鉅野縣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王國臣介紹,今年,他們在蛋雞養殖核心區域打造了“雙環網+智能終端”的高可靠性供電網絡,相當於爲雞舍的恆溫環境配備了“不間斷電源”。
走出乾淨清涼的現代化雞舍,熱浪再次撲面而來。從這裡,一枚枚新鮮的雞蛋通過高效物流,源源不斷運往各大城市,送上百姓餐桌,有力保障“菜籃子”的豐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