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能源發電裝機佔比突破百分之六十

青島新能源發電裝機佔比突破百分之六十

一批綠色能源產業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向“千萬千瓦級裝機、千億級產業”目標更進一步

由“陸”轉“海”、逐“綠”向“新”,青島在綠色能源產業建設上再迎新突破。

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1至5月,青島全市新能源裝機量迎來爆發式增長,新增裝機173.6萬千瓦,超去年全年增量,總裝機達到794.6萬千瓦,較2024年底增長28%,佔全市發電裝機比重突破60%。

當前,青島正着力構建以海上風電爲主體,光伏、氫能、儲能、海洋能多能互補、耦合發展的新型能源體系,加速形成鏈條完備、技術領先的綠色能源轉變產業集羣。

新能源裝機跑出“加速度”的背後是青島海上新能源開發、裝備產業發展的雙雙破局。這讓青島綠色能源產業向“千萬千瓦級裝機、千億級產業”的目標更進一步。

海上新能源裝機實現突破

青島新能源發電裝機量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多個新能源創新項目建成投運。

在城陽區,大規模“光伏+養殖”一體化示範項目——北岸城暉100MW漁光互補項目正式併網投運。項目融合“水下養殖、水上發電、生態旅遊”創新模式,通過立體開發模式實現多重效益,年均發電量達1.88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14.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9萬噸。全省首個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發電113kW示範項目也於日前建成投運。項目利用先進太陽能光伏材料,通過創新組件組合與多元化場景設計,在山東省內首次實現鈣鈦礦技術“光伏+車棚”“光伏+建築”多場景融合,探索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產品商業化應用。

分佈式光伏方面,作爲國家整縣光伏試點,黃島、膠州、萊西累計併網突破190萬千瓦,超額完成試點任務;青島特鋼、中節能、海爾、青島港等一批企業建成廠房屋頂光伏115萬千瓦。城投新能源集團通過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向企業提供綠色電力管理服務,目前已建成運營及在建項目包括奇瑞、雙星、城鑫等分佈式光伏項目,總裝機規模約50兆瓦。青島煉化將單一功能的防洪集水區升級爲新能源生產基地,加快建設總裝機36兆瓦的水面光伏示範項目,可年產零碳綠電4400萬kWh,年節約標準煤1.34萬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6萬噸。

海上新能源裝機取得突破性進展。5月,總投資102億元的中電建青島即墨海上光伏一期60萬千瓦項目首批4萬千瓦實現併網。與此同時,二期55萬千瓦已開展海域論證,金能沐官島20萬千瓦樁基式海上光伏項目全面開工,年底前將實現全容量併網。位於西海岸新區東部海域總投資390億元的3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加快推進,已啓動陸上配套工程前期手續辦理,即墨區東部海域總投資超300億元的海上風電項目正進行用海、用地手續論證,力爭年底前開工。

數據顯示,近年來,青島新能源裝機始終保持30%的高速增長。

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加速佈局

與新能源項目建設提速同步推進的,是青島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優化升級。青島正在整合本地高壓海纜、風電結構件、電控配件、特種船舶配套資源,加快引進集聚風電整機和主控系統、葉片、發電機等關鍵零配件企業,加速佈局風電全產業鏈條。

在即墨女島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園,規劃佈局中的風電裝備製造、智能船舶製造、配套及預留髮展區三個板塊正陸續落地。其中,風電裝備製造區主要落戶東方電氣等龍頭項目。作爲青島唯一引進的風電整機項目,5月,東方電氣註冊成立東方風電青島新能源公司,項目開工的前期手續正在加緊辦理。除了已經落地投產的風電傳動設備製造商青島寶鑑、北方最大的海底電纜生產商青島漢纜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項目,女島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園還於近期新簽約中車、盤古等一批裝備製造企業,加速打造全市唯一的深遠海風電母港。

在集聚壯大以海上風電爲引領的全產業鏈條的同時,青島還在全市差異化佈局發展多能互補、創新驅動的綠色能源產業生態。

在西海岸新區,青島市氫能產業園集中投產青島華旺產業技術研究院、低空飛行器用燃料電池、低速氫能源動力交通、質子交換膜、光伏發電-制氫一體化示範項目等5個項目,簽約安池科技等9個項目,總投資超40億元,涵蓋氫能“制、儲、運、加、用”全流程。其中,低速氫能源動力交通項目利用自有核心技術結合智慧化運營平臺。備受關注的法液空綠色甲醇項目也在加速推進中。

膠州、城陽、嶗山等區市依託細分領域優勢和龍頭企業,發展風機配套、儲能、鈣鈦礦、固態電池等上下游產業。其中,總投資40億元的鵬輝能源儲能電池項目在5月投產試運行,簽約總投資10億元的纖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項目正加速推進開工前手續辦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