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金融業上半年成績亮眼:保費增速8.31%,超全國平均水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郭聰聰 山東報道

7月2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上半年重點工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今年上半年青島金融業成績單亮眼:全市保費收入同比增長8.31%,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綠色貸款餘額達5923.83億元,較年初增長15.28%,爲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金融保障。

着力解決重點領域融資難題

青島金融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豐朝暉在發佈會上介紹,截至6月末,青島銀行業貸款餘額3.3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527億元,同比多增240.5億元,增速6.36%;存款餘額2.85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517億元,同比多增807.5億元,增速6.42%。

其中,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452億元,同比增長8.31%,增速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累計賠付支出1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66%,新增風險保障金額94.15萬億元,保險資金在青運用規模860億元,同比增長23.4%,持續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保障。

在着力解決重點領域融資難題方面,青島金融監管局重點推進兩項機制建設:一方面做優做強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另一方面做深做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雙管齊下破解市場主體融資困境。

在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方面,青島金融監管局聯合山東省住建廳、山東金融監管局等9部門出臺15條增量政策,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政策涵蓋支持項目開工、刺激住房消費、推動“以舊換新”等多個方面。其中,將符合條件的“商改住”項目納入“白名單”予以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專項貸款產品和服務模式,爲住房“以舊換新”提供配套金融支持。截至6月末,青島市共有“白名單”項目316個,授信金額2098億元,放款金額1518億元,審批放款率100%,在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授信總額居第十位。

爲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青島金融監管局會同市發改委等六部門開展“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推進月”活動,組織五大專項行動,包括金企對接、政策宣傳、驛站服務等。同時,搭建線上“金融產品超市”,設立309個“金融服務驛站”,爲小微企業提供便捷的融資服務窗口。截至6月末,累計走訪小微等各類經營主體26.72萬戶,發放貸款5.42萬戶、金額2789.03億元。小微企業協調機制項下貸款利率3.38%,持續低於全國、全省水平。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小微無還本續貸金額441.64億元,同比增長65.8%。

關注特色行業

在綠色金融方面,青島金融監管局聯合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市發改委等9部門印發指導意見,提出16項政策舉措,推動綠色投融資市場規模擴大和服務體系完善。截至6月末,轄區綠色貸款餘額5923.83億元,較年初增加785.16億元,增幅15.28%,在各項貸款中的佔比逐年提高。

青島作爲沿海城市,海洋經濟是其特色產業之一。青島金融監管局就此牽頭印發《關於青島銀行業保險業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青島市“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框架,推動轄區海洋經濟貸款餘額和海洋保險保障金額穩步增長。同時,鼓勵金融機構設立海洋類特色分支機構、專業部門和創新實驗室,引導保險機構在青組建總部級海洋保險中心、航運保險中心。此外,配套制定涉海龍頭企業、高成長性海洋企業、重點涉海項目“三項清單”,推動金融機構加大首貸力度,開通授信、審批、放款、理賠等“綠色通道”。

金融支持穩外貿方面,青島金融監管局聯合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青島市商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市分局等四部門印發《青島市金融支持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建立外貿企業白名單“月度監測、季度推送”工作機制,在市小微融資協調機制下設立外貿工作組,組織對外貿企業開展上門“送政策”宣講,實現2.64萬戶各類外貿企業全覆蓋走訪,“一企一策”深化金融服務。引導出口信保公司優化不同業務場景理賠模式,提高理賠效率;用好海外投資保險產品,支持企業拓展海外佈局。

面向未來,青島金融監管局將持續推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以及科技企業併購貸款試點落地,在全面落實強監管嚴監管要求上,將着力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流程,提高穿透監管能力,築牢合規經營防線,持續深化央地協同,構建更加高效、安全的金融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