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亮相大阪世博會 拓展全球合作“朋友圈”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0日訊 7月29日,在日本大阪世博園中國館內,以“蔚藍紐帶·和合共生——‘海洋十年’與中日友好新篇章”爲主題的聯合國“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以下簡稱“國閤中心”)專場活動正式啓幕。

據瞭解,本次活動是大阪世博會山東活動周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國閤中心全力打造,這也是國閤中心在世博會平臺上的首次亮相。活動旨在向世界全景式展示中國,特別是山東省深度踐行聯合國“海洋十年”倡議、積極推動海洋國際合作的豐碩成果與創新實踐,爲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與“山東力量”。

本次專場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涵蓋主旨推介、“中國方案惠及全球”系列推介以及優秀涉海典範推介等環節。來自中日等國的約80位政府代表、專家學者、企業家及公益人士齊聚一堂,圍繞海洋產業發展、西北太平洋颱風預報與災害應對、赤潮綜合防控、東亞海洋合作、琅琊文化保護交流、海洋公益發展、海洋物產可持續利用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共同探索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4(SDG 14: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的有效路徑與協同機制。

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副局長孫蜀東在主旨推介中介紹,國閤中心自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以來,積極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成功獲評爲聯合國“海洋十年”官方實施夥伴(DIP)。在中心的助力下,青島成爲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濱之城平臺的亞洲唯一創始城市,並將平臺全球秘書處落戶國閤中心。中心成功舉辦了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等10餘場重要國際活動,並牽頭髮布了《青島宣言》、海濱之城行動倡議、“海洋十年”青島倡議、“海洋之神”等系列涉海公共產品。爲深化國際合作,中心發起了“海洋十年”中國行動國際合作種子基金項目,並設立了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環境監測等專項基金。此外,中心深入實施“海洋十年”藍色夥伴關係行動,依託“海洋十年”海濱之城平臺等國際機制,有效鏈接全球優質藍色產業資源,爲世界海洋城市間的攜手發展架起了合作橋樑,貢獻了重要的中國智慧與力量。

活動現場,多項來自中國的創新方案與實踐案例引發廣泛關注。在平臺引領區域合作方面,青島黃島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系統推介了“東亞海洋博覽會”的輝煌歷程與2025年規劃。作爲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平臺,該博覽會已成功舉辦八屆,2024年吸引超500家企業參展、8萬人次觀展,達成合作意向360餘項。2025年博覽會將於9月7日-9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主題爲“從蔚藍到未來——藍色·海洋·科技”,展覽面積達5萬平方米,設立海洋發展成果、亞太機器人世界盃、海洋生物醫藥、海洋科技裝備、海洋國際商品五大專業展區,打造多元化海洋經濟展示交易盛會。

在民間力量守護海洋方面,青島西海岸新區琅琊鎮漁民劉樹傑帶領志願者們成立的中國第一支海馬保育志願隊的故事感動全場。從碼頭宣傳到海上巡護,從大學宣講到小學課堂,從淨灘行動到聯動國際組織,這支隊伍六年如一日守護海馬家園。其主導的“基於海草牀保護的生態趕海”公益項目,通過制定村民公約、繪製生態指南,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海洋生態保護行動,併成功推動琅琊臺村入選聯合國“海洋十年”計劃“藍色市民社區”,成爲公衆參與海洋保護的典範。

在創新驅動藍色經濟方面,鮮達科技通過多媒體生動展示了其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該系統實現了養殖過程的數據化、信息化、標準化管理,科學精準控制環境,有效保障了水產品質與安全,代表了現代漁業的發展方向。

活動期間,國閤中心與各方代表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對接,有效提升了中心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拓展了全球合作的“朋友圈”。

作爲以“海洋經濟發展爲主題”的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聚焦向海開放,深耕海洋治理,攜手聯合國“海洋十年”倡議,在深化海洋領域國際合作交流上先行先試、創新突破,打造海洋開放合作新高地。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落戶新區,全國唯一的“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在此正式運行,成爲聯合國海委會官方實施夥伴,全球海洋觀測夥伴關係西太區域辦公室等6家涉海國際組織入駐,新區成爲我國首個深度參與聯合國“海洋十年”的地方政府。2024年,西海岸新區“碧海含金 藍碳有價”生態修復案例入選全國十大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靈山島“負碳海島”、藍灣整治等生態修復實踐爲全球提供了“生態+經濟”雙贏的樣板。

未來,國閤中心將積極向全球推介中國在海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優秀方案和成功經驗,講述山東海洋故事,致力於爲國內外優秀涉海企業搭建高效的合作、交流、展示平臺,暢通“出海”經貿通道,爲全球海洋的可持續未來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閃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