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潮流展 乾隆「大玩具箱」亮相

乾隆的「琳琅笥」,右上角爲外箱,展臺上爲內屜。 本報北京傳真

「達古今之宜—清代宮廷設計潮流展」近日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開幕,在211件故宮珍藏文物中,探究清代宮廷設計師如何慕「古」求「新」。這是嘉德藝術中心與故宮博物院第7次聯合辦展,展品覆蓋青銅器、瓷器、玉器、琺瑯器、書畫、古籍、織繡等。

古與今、模仿與創新的對比呈現,是本次展覽一大特色。22件不同朝代的觚組成「八卦觚陣」,觀感震撼。這種有點像喇叭的飲酒器,良渚文化時期就已誕生,被後世歷代鑑藏、仿製並創新。沿着八邊形展櫃順時針走,能看到商代的觚和宋至清代的仿製品。「仿製的觚有三個層次,材料、造型、紋飾都追隨傳統的忠於典範,紋飾加入時代風格的採擇英華,材料、紋飾變化多端的但取古意。」策展人張燕芬說,這些變化讓人看到古代藝術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的綿延相繼。

乾隆皇帝是展覽的「隱藏男主角」,不少展品都與他有關。如董其昌臨摹蘇軾醉翁操冊,既有董派書風也透出蘇字面貌;旁邊則是乾隆臨摹董其昌的仿蘇軾「記承天寺夜遊」,觀衆可在此找到「懷民亦未寢」、「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等金句。

此次展覽還特別推出「盒有煙霞」展區,展示清代人獨特的貯藏形式「百什件」。「百什件」是收貯古物清玩的格櫃或箱盒,設計精巧。其中一套「琳琅笥」百什件,是乾隆皇帝專門收藏玉器的「大玩具箱」。「琳琅笥」共9層44屜,放置玉器近500件,屜內的雙面錦上還繪有一一對應的玉器寫真和山水花鳥圖,極爲精美。這是「琳琅笥」首次向公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