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並竹教大 爆黑箱芭樂票

▲清華大學2016年整並同爲國立的新竹教育大學後,在原本竹師校園蓋了「清華教育學院大樓」並於2023年底完工用,是清華與竹教合併的硬體指標。(圖/翻攝自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臉書粉絲團)

圖文/CTWANT

少子化浪潮逐步席捲高教,大專院校整並已是近年趨勢,其中2016年國立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合作案被視爲公校「公公並」典範,如今卻有來自竹教的苦主教授爆料,當初清大美稱讓竹教老師依「隸屬志願書」安排工作,自己卻被分發去了沒意願的系所,擔心影響研究與升等只好一再行政救濟,卻被最高行政法院終局駁回。此案律師更驚爆,並校安置過程竟無會議記錄,校方高層對決策過程也含糊其辭「簡直就是黑箱」。

近期一樁最高行政法院的裁定引起高教圈熱議,原來是一名來自竹教大應用科學系的H教授(化名),她在清大並竹教時填寫了意向志願書,唯一志願便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並校後卻被排在「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不只專業領域有志難伸,也因爲系所發展與專業不符,搞得H教授升等牛步,苦不堪言。

▲律師白禮維(圖)認爲《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徒有抽象具文,針對合併程序卻沒有具體規範,教育部該當檢討。(圖/翻攝自永信法律事務所官網)

H教授無奈向教育部訴願,直指清華大學在合校時甜言蜜語,號稱要依「隸屬志願書」妥善安排竹教老師去處,大家歡天喜地準備與「頂大」成親,卻發現說好的「聘禮」跳票,分醫所去不成,卻被「塞」到師培中心「冷凍」,研究方向與自己的專業不同,也好一陣子沒得帶研究生,因此耽誤了升等。

她據此向教育部訴願卻被「不受理」,進一步到行政法院打官司,儘管中間曾被法院裁定撤銷原處分,但回頭又是同夥人重新作成類似處分簡直「鬼打牆」,不死心的她再上法院,來來回回一晃眼七年,近日最高行政法院駁回了上訴,幾乎無力迴天。

本案律師白禮維就直言,行政法院作風往往是司法體系中最保守的,因此只要請求權基礎薄弱的案子,被駁回是家常便飯。以H教授案來講,當初「合校計劃書」寫得非常誘人,喊出「尊重」竹教教師意願與專長,也沒寫「校方得依職權調整」的但書,讓人相信只要專業符合又有意願,校方一定會排除萬難搓合,如今頂大山盟海誓變成「芭樂票」,實在難堪。

▲清華大學究竟有無落實對新竹教育大學「合校計劃書」的承諾,教育部表示有確實督導執行情況。(圖/CTWANT攝影組)

白禮維更爆料,在冗長訴訟中曾請求行政法院傳喚合校當時的清大高層作證,但當法官問到「誰規定哪位老師去哪裡任職」時高層卻一問三不知,不僅拿不出遴選會議紀錄,也講不出是誰拍板,整個並校人力配置過程活脫脫就是「黑箱」,不只毫無公平性可言,教師如有異議也不知該上哪兒救濟,實在「冤啊」!

白禮維直言原因就出在教育部「打模糊仗」,因爲教育部依據《大學法》授權訂定的《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中,根本沒談到合校教員安置細節,當然也沒提到教員救濟管道,只有抽象地稱要「尊重」教師意願與專長,但「尊重」二字虛無縹緲,「整部辦法根本寫了個空虛」他直指若要再救濟,只能指望已經停擺多時的憲法法庭了。

出身東吳大學的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劉書彬則認爲,或許因爲分醫所主要面對碩、博士班學生,學校擔心出身應用科學系的H教授捉襟見肘,不敢貿然將之排入分醫所,這點可從H教授過去的學術成果看出,H教授主要以自然科學教學見長,因此清大有顧慮可以理解。

但劉書彬話鋒一轉強調,這種「拿不出遴聘流程」的並校案就是黑箱,將要求教育部對此說明,若有辦法不周全之處,必須即刻着手修訂行政流程,並協助H教授救濟。

教育部則對此迴應,合校計劃書需要報核教育部生效,因此教育部對計劃書內容都有掌握,也都有在督導存續的清大切實執行計劃內容,若確有損及教職員生權益的事情被舉報屬實,會酌情扣減學校獎補助款。

截至記者發稿爲止,清大尚無迴應。

延伸閱讀▸ 高教酷斯拉2/大專並校辦法破大洞 專家憂法源真空養肥並校禿鷹▸ 娛樂報報/黃少谷斜槓當房仲不忘家庭 帶兒子吃飯奶爸味十足▸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