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特朗普不可怕,世界不必害怕!敢威脅普京,開車已到懸崖邊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砸向全球,爲何說這次他把自己逼到了懸崖邊?
3月30日,特朗普在電話採訪中第三次向普京發出威脅。
如果俄烏停火協議因“莫斯科的問題”無法達成,美國將對所有俄羅斯石油出口加徵25%-50%的“二級關稅”。
這條消息讓全球市場瞬間震盪,國際油價單日暴跌7%,歐洲股市集體飄綠,連一貫強硬的俄羅斯盧布匯率都出現了劇烈波動。
就在同一天,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輕描淡寫地迴應:“俄美關係正常化需要實際行動,而非威脅。 ”
俄新社曝出境內出現未知病毒的消息,患者症狀包括咳血和高燒39度,似乎暗示着某種戰略威懾的升級。
這場看似一邊倒的“威脅遊戲”,實則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致命軟肋。
特朗普宣佈4月2日啓動“對等關稅”時,白宮宣稱要“終結全球貿易不公平”,但華爾街的恐慌指數(VIX)卻一夜飆升28%。
高盛報告直言: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已從20%上調至35%,而核心通脹率將突破3.5%。
連特斯拉CEO馬斯克都忍不住吐槽:“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就像用散彈槍打自己的腳。
他以爲能逼產業鏈迴流,結果先打爛了美國製造業的膝蓋。 ”
看看這些數據吧:美國1月貿易逆差暴漲34%,創下2015年以來最高紀錄;
韓國股市遭遇“股匯雙殺”,日元匯率跌至16年新低;
甚至加拿大農民都開始囤積化肥,因爲特朗普對北美盟友加徵的鋼鋁關稅,讓每噸尿素價格暴漲200美元。
這場“無差別攻擊”的關稅戰,早已不是簡單的經濟博弈,而是一場撕裂全球供應鏈的政治豪賭。
軍事威脅淪爲笑柄:從胡塞武裝到伊朗,美軍神話正在破產
還記得特朗普叫囂“48小時摧毀伊朗核設施”嗎?
現實是,胡塞武裝用高超音速導彈逼得美軍航母撤出紅海,五角大樓不得不承認“攔截成功率不足30%”。
特朗普威脅對伊朗實施“轟炸+關稅”時,德黑蘭的迴應是向阿曼轉交了一封回信。
拒絕直接談判,但同意“繼續間接對話”。
這種“軟釘子”外交,讓美國的軍事恫嚇成了單方面表演。
在烏克蘭戰場,普京的“民主選舉”提議直接戳破了特朗普的停火幻想。
俄軍持續擴大控制區,烏東重鎮阿夫傑耶夫卡徹底易手,北約援助的“豹2”坦克還沒上陣就被無人機炸成廢鐵。
特朗普那句“我能24小時結束戰爭”的承諾,如今連共和黨議員都避而不談。
深層政府的反噬:馬斯克審計五角大樓爲何不了了之?
特朗普上任初期曾掀起“反腐風暴”:關停國際開發署、曝光克林頓家族醜聞、甚至讓馬斯克帶隊審計五角大樓。
短短兩個月後,《紐約時報》爆出猛料:軍方提交的《對華戰爭方案》被特朗普親自叫停審查,理由是“不能和中國發生潛在衝突”。
這背後藏着怎樣的交易?
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樓以“國家安全”爲由,拒絕向審計組開放80%的機密預算文件。
馬斯克團隊發現的“數百萬超百歲老人領取社保”醜聞,最終以支付“解僱資金”讓涉事官員體面退休收場。
這場反腐鬧劇證明:軍工複合體的利益網絡,連特朗普也不敢輕易觸碰。
盟友圈的崩塌:當歐盟開始囤積人民幣
特朗普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的第二天,歐盟宣佈將人民幣外匯儲備比例提高至15%。
德國總理朔爾茨更公開表態:“歐洲必須建立獨立於美元的結算體系。 ”
連最親密的英國都開始繞開美國,直接向烏克蘭輸送“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在亞洲,日本央行悄悄增持中國國債,韓國半導體企業將30%產能轉移到西安。
這些動作都在特朗普宣佈“二級關稅”後加速推進。
“美國優先”變成“美國孤立”,所謂的“關稅大棒”反而成了多極化進程的催化劑。
中俄的反擊:從第六代戰機到“去美元化”聯盟
中國第六代戰機的試飛視頻,在特朗普威脅加徵關稅的同日登上熱搜。
這款採用變循環發動機和智能蒙皮技術的戰機,被五角大樓評估爲“領先F-35至少十年”。
在莫斯科,普京簽署總統令,要求能源交易全面採用本幣結算,已有12個國家加入“去美元化”支付聯盟。
胡塞武裝的“非對稱戰術”。
他們用7萬美元的無人機擊沉2億美元的伯克級驅逐艦,用改裝漁船封鎖曼德海峽,讓美國海軍顏面盡失。
這些案例證明:特朗普的“轟炸+關稅”模式,在21世紀混合戰爭面前早已過時。
懸崖邊的瘋狂踩油門
4月1日,就在特朗普團隊慶祝“關稅戰總攻”前夕,美國財政部悄悄發行了1.2萬億美元新債。
這筆錢將主要用於支付到期的舊債利息
是的,美國連發動貿易戰的子彈,都是借來的。
全球市場屏息等待4月2日的關稅清單時,俄羅斯央行卻將人民幣儲備佔比提升至45%,創下歷史新高。
這場博弈的結局早已註定:
特朗普的“懸崖邊飆車”嚇不倒普京,拖不垮中國,更擋不住多極化的浪潮。
唯一被甩出車外的,恐怕只有那個舉着“讓美國再次偉大”標語的老司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