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好放1小時細菌暴增 4水果最要小心 西瓜、芒果上榜

現切水果要注意潛藏的健康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炎夏吃水果消暑,務必留意潛藏的健康危機。醫師黃軒指出,現切的水果雖然方便,但可能藏有腐敗隱患、處理過程中也存在衛生問題,且夏季高溫會加快細菌繁殖速度,哈密瓜、西瓜、芒果、鳳梨等,在常溫下1小時內,細菌量就會指數型增長。

重症醫師黃軒在個人網站指出,有些不良業者爲了節省成本,會大量購買價格便宜腐爛的水果,「去壞留好」做成現切水果盒,不過研究顯示,腐爛部位就算切除,其他看似完好的果肉仍可檢出大腸桿菌與黴菌,在蘋果與葡萄中尤其明顯。

此外,水果在處理過程中也存在衛生問題,未消毒的刀具與砧板、徒手操作或未戴手套、重複使用的髒抹布,都可能導致細菌污染,加上夏季高溫,會增快細菌繁殖速度,研究指出,鮮切的哈密瓜、西瓜、芒果、鳳梨等,在常溫下1小時內,細菌量會指數型增長,包含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與大腸桿菌,切好的水果若無法及時冷藏或暴露於高溫環境過久,都會提高食安風險。

黃軒建議,現切水果應優先選擇有完整標示、來源清楚的店家,或是現場切賣、當場食用的水果攤,較能掌控新鮮度與衛生情況,並避免購買異常便宜的水果切盒,因爲價格過低可能使用不良水果或有不當處理。

黃軒指出,自己切水果吃最爲安心,但也要注意處理細節,務必要清洗,避免殘留農藥或細菌,刀具和砧板也要生熟食分開,避免混用,切好後的水果應在2小時內食用完畢,未食用的部分要冷藏、避免放超過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