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保障房裝上智能門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您和家人的頭像等信息已經錄入完畢,現在進家門就可以用人臉識別了。”7月2日,記者跟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喬周當,來到恰卜恰鎮政和社區祥和家園時,智能門鎖安裝項目的技術人員正在錄入住戶信息。

耳邊傳來敲打聲,循着聲音上到二樓,安裝工人正在打磨舊鎖拆除後留下的孔洞,以便調整到位後安裝智能門鎖。安裝工人說:“我一天能安裝三十多套智能門鎖。”

爲有效遏制公租房轉租轉借行爲,進一步提升保障房小區精細化管理水平,破解傳統管理難題,遏制羣腐問題發生,2025年5月起,共和縣住建局在全縣19個公租房及配建小區的4326套住房全面推進智能門鎖安裝項目。祥和家園就是其中一個項目實施小區。

“以前老擔心鑰匙丟了或者門鎖不安全。”住戶彭毛卓瑪看着新裝的門鎖說:“現在好了,刷個臉就能開門,又安全又方便。”

據瞭解,祥和家園建成於2013年,有800多戶住戶,之前存在違規轉租轉借、拖欠租金等情況。此次更換智能門鎖將有效減少此類問題發生。

項目推進過程中,共和縣住建局組建由保障中心人員、物業人員及技術工程師構成的三個專項小組,嚴格覈驗身份證件與租賃合同信息,同步確認實際居住情況,累計查處違規轉租轉借行爲25起,現場下達退房通知單,收回房源並納入信用管理體系。同步追繳租金5.52萬元、分配房源25套,保障住房資源公平分配,切實維護了合規住戶的合法權益,讓住房保障政策真正惠及所需人羣。

“更換爲智能門鎖後,沒有錄入管理平臺的人員不能打開房門,轉租轉借將無法實現。”喬周當告訴記者。

此次智能門鎖安裝通過應用人臉識別、遠程授權等智能技術,實現居民無鑰匙便捷通行、系統集成異常開鎖預警等功能,顯著提升住戶安全感,併爲後續房屋監管、租金收繳等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撐,推動保障性住房管理由人防向技防轉型。截至目前,已安裝2200餘套智能門鎖,預計8月底項目全面完成。

“除了人臉識別,還有別的方式可以打開房門嗎?”針對記者的提問,喬周當表示還同時配備卡片和鑰匙,但這是針對特殊情況人員的,需要通過審覈。

“指紋可以打開嗎?”

“沒有指紋開鎖功能。我們前期做民意調查時,得到的反饋是很多住戶覺得指紋開鎖不安全,容易被不法分子採集指紋從而破解開門。”

對於安裝智能門鎖的費用問題,接受採訪的住戶告訴記者這是免費的。

“這是解決羣衆急難愁盼的民生項目,局裡申請了專項資金,整個項目投入資金283萬元,不需要住戶掏錢。”喬周當說。

智能門鎖安裝完成後,還面臨後期維護保養。施工方負責人朱德安表示將由公司負責到底,整個項目完成後,會把系統移交給住建局,遇到技術問題、需要維護時,都會第一時間處理。

此次智能門鎖安裝項目是共和縣住建局加強智能化管理、探索保障房管理服務新模式的體現。共和縣住建局將持續深化“智慧住建”建設,不斷拓展數字應用場景,努力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務溫度,全力爲保障房住戶打造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