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量子技術高地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國平
轉自《安徽日報》(2025年03月1日 第 02版)
記者:班慧
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503/01/node_02.html#c1075183
作爲21世紀最具戰略意義的前沿科技之一,量子計算技術已成爲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領域。以量子計算技術爲代表的量子科技,是中國在全球科技產業中開闢新領域、制勝新賽道的重要核心技術,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躬耕量子計算領域20餘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國平將畢生精力與心血,都傾注到量子計算技術攻關中。去年1月,他帶領團隊聚焦中國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制造鏈各關鍵核心環節,攻堅克難,成功推出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
儘管目前來看,中國作爲後發的“追趕者”,已處於量子計算的“第一陣營”。但郭國平仍有分秒必爭的緊迫感:“我國量子計算產業鏈尚處於起步階段,面臨多重挑戰,亟需從政策支持、產業鏈協同、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動量子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
自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郭國平一直在爲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鼓與呼。去年全國兩會,郭國平提出“壯大中國自主量子計算機制造鏈”“我國量子芯片產業化苗頭已現急需扶持”“建議我國高校儘快使用量子計算機真機培養量子計算人才”等10條建議,全部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回覆和積極辦理。
眼下,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郭國平進一步聚焦我國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制造鏈建設,將從國家算力佈局、量子計算人才培養、量子計算生物醫藥等領域融合應用着眼,提出相關建議,推動量子計算技術研發與應用落地。
量子計算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國家戰略競爭力的體現。“未來,我們將以國家戰略需求爲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持續推動量子計算與各行業深度融合,讓量子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郭國平表示。
·記者手記·
站在量子科技前沿的安徽,正加快建設量子科技和產業中心,打造量子科技和產業的“雙高地”。正是因爲有了一批又一批像郭國平這樣在科學技術發展航程中的瞭望者、奮進者、呼籲者,才讓我們在追“新”逐“質”的道路上,永遠不缺底氣,挺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