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頭香 AMD宣佈採用臺積2奈米制程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右)15日致贈晶圓樣品予AMD執行長蘇姿豐(左)。(摘自AMD官網)

AI晶片龍頭輝達14日晚間宣佈,將與臺積電等臺廠在美國生產AI超級電腦,AMD也不落人後,執行長蘇姿豐表示,已經向臺積電AZ廠投片第5代EPYC處理器,同時下一代2奈米制程的新一代EPYC預計在明年問世,強調臺灣的供應鏈非常重要,也會在美國增加產能維持靈活性。

爲了配合川普「美國再次偉大」的製造業迴流政策,輝達明確迴應攜手臺積電、鴻海、緯創、Amkor以及日月光旗下矽品,最快1年生產全部由美國製造的AI超級電腦,總計將生產價值達到5千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

蘇姿豐低調抵臺後,首站就是前往新竹拜訪臺積電以及重要的供應鏈夥伴,同時宣佈新一代EPYC處理器Venice,將是業內首款採用2奈米制程的產品,預計在明年量產。

蘇姿豐指出,很感謝魏哲家以及臺積電的研發團隊,讓雙方有相當緊密的合作,針對加碼投資美國,坦言臺灣是非常重要的供應鏈,AMD也持續增加在美國產能,像是第5代EPYC就是在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廠生產,還有很多新產品持續規畫。

蘇姿豐強調,半導體的供應鏈非常複雜,以AMD的角度來看,想要有穩定的供應鏈,臺灣的角色相當重要,美國也不可或缺。

對去年橫空出世的DeepSeek,引發外界對高額資本支出有疑慮,被問到美國是否還會投資5千億美元在AI的基礎建設;蘇姿豐認爲,DeepSeek讓更多人使用AI,且更具成本效益,但目前AI處於相當早期的發展階段,還會有10年的發展期,在這段時間裡,AI還會持續讓個人、企業的生產力、效率提升。

且目前AI尚無讓全部模型都適用的解決方案,少數公司會斥資千億美元打造最佳模型,其他企業也可以使用中小型的模型,預期AI的投資還會持續,但不只是硬體,設計以及軟體也相當重要無法分離。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臺商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投資,在廠房遷移以及應變上都相當靈活、有經驗,相信已經在越南、墨西哥、印度、泰國等地方的佈局不會浪費,同時臺灣的供應鏈再過去幾十年已經形成強大的體系,未來對世界仍會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