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少小百科---真正的礦泉水

要判斷一款水是否爲“**真正的天然礦泉水**”,國內外都有明確的標準。在中國,最重要的依據是**國家標準 GB 8537-20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

符合這個標準的礦泉水,必須滿足以下核心要求:

1. **水源要求:**

* **天然來源:** 必須來自**地下深處自然涌出或經鑽井採集**的、未受污染的水源。

* **地質構造:** 水源地需位於特定的地質構造中(如斷裂帶、岩層孔隙等),這些構造賦予了水獨特的礦物質特徵。

* **水源保護:** 水源地必須受到嚴格保護,防止污染。通常要求在**水源地直接灌裝**。

2. **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 **天然存在:** 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必須是在地下運移過程中,從圍巖中自然溶解得到的**,而不是後期人工添加的。

* **界限指標(核心特徵):** 這是區分礦泉水與其他包裝飲用水的關鍵。**至少有一項(或一項以上)** 溶解性總固體或特徵元素的含量**達到國家標準規定的界限值以上**。常見的界限指標包括:

* **鋰 ≥ 0.2 mg/L**

* **鍶 ≥ 0.2 mg/L** (常見)

* **鋅 ≥ 0.2 mg/L**

* **碘化物 ≥ 0.2 mg/L**

* **偏硅酸 ≥ 25.0 mg/L** (非常常見)

* **硒 ≥ 0.01 mg/L**

* **遊離二氧化碳 ≥ 250 mg/L** (含氣天然礦泉水)

* **溶解性總固體 ≥ 1000 mg/L**

3. **限量指標:**

* 對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重金屬、放射性物質、微生物等有**嚴格的限量要求**,確保安全。例如:

* 鉛、砷、鎘、汞、硝酸鹽、亞硝酸鹽、大腸菌羣、銅綠假單胞菌等含量必須低於國標規定的安全限值。

* 放射性指標(總α、總β放射性)也有限值。

4. **處理工藝限制:**

* **允許的操作:** 在保證水源衛生安全的前提下,允許通過物理方法(如曝氣、傾析、過濾)去除不穩定的成分(如鐵、錳、硫化物)和雜質,或加入二氧化碳。

* **禁止的操作:**

* **不得改變水的物理化學特性(除允許的操作外)。**

* **不得使用任何化學處理劑(如絮凝劑)來改變水的成分。**

* **不得人工添加礦物質或微量元素**(這是與“礦物質水”或“飲用純淨水添加礦物質類食品添加劑”的本質區別)。

* **除允許加入二氧化碳外,不得添加任何其他物質。**

5. **感官要求:**

* 應具有礦泉水特徵性口味(取決於其礦物質組成,可能微鹹、微澀或有特殊口感),無異味。

* 色度、渾濁度、可見物等符合規定。

6. **標識要求:**

* 產品標籤上**必須清晰標註“飲用天然礦泉水”** 字樣。

* 必須標明**產品達標的界限指標名稱及其含量範圍**(如:偏硅酸含量:XX mg/L - YY mg/L)。

* 必須標明**水源地點名稱**(國家審定的水源地名稱)。

* 必須標明**產品標準號:GB 8537**。

* 必須標註**溶解性總固體含量範圍**。

* 標註**產品類型**(如:含氣型、充氣型、無氣型、脫氣型)。

* 標明**主要陽離子(K⁺, Na⁺, Ca²⁺, Mg²⁺)和陰離子(HCO₃⁻, Cl⁻, SO₄²⁻)的含量範圍**(mg/L)。

* 標註**氟化物含量**(如果超過1.0 mg/L,必須標註“含氟”字樣)。

**如何辨別“真正的礦泉水”?看包裝!**

1. **名稱:** 找**“飲用天然礦泉水”** 這7個字,缺一不可。寫“山泉水”、“天然水”、“飲用純淨水”、“礦物質水”、“蘇打水”等都不是天然礦泉水。

2. **標準號:** 找**產品標準號:GB 8537**。

3. **界限指標:** 標籤上會明確標示其符合國家標準的**界限指標名稱和含量範圍**(如偏硅酸、鍶等)。

4. **水源地:** 標註了具體的、國家審定的水源地名稱(如:XX省XX市XX山脈水源)。

**總結關鍵點:**

* **天然來源,地下深處採集。**

* **天然形成的礦物質/微量元素(非人工添加)。**

* **至少一項界限指標達標。**

* **在水源地灌裝(或僅允許的物理處理)。**

* **標籤明確標註“飲用天然礦泉水”及GB 8537標準號、界限指標、水源地。**

市面上很多標註“礦物質水”的產品,通常是純淨水添加了硫酸鎂、氯化鉀等礦物質食品添加劑,這與天然形成的、達到界限指標的天然礦泉水有本質區別。購買時仔細查看產品標籤是辨別真僞的最直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