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票新世代:手速已死 亂數排隊成為公平售票新希望

圖/社羣平臺 Threads截圖

「近期是流行開演唱會嗎?GD、Blackpink輪番登場,就是沒有我的票!」近日一則在社羣平臺 Threads 上的貼文引發廣大回響。發文者分享自己多年搶票失利的經驗,無奈表示:「現在搶票已經不是手機網速問題,而是黃牛進化太快,根本沒人能贏。」這段話成功說出衆多演唱會迷的心聲。

隨着人氣演出頻繁開賣,「公平購票機制」再度成爲社羣討論焦點。尤其近年導入的「亂數排隊系統」,被許多網友視爲對抗黃牛的最後防線。

在留言串中,許多網友提及北歐業者提供的排隊機制。這套來自北歐的系統早已廣泛應用於歐美市場,近年也開始出現在臺灣如 ibon 等售票平臺中。其最大特點是:不是誰先進入網站就先搶到票,而是統一進入候位室後,系統再用亂數分配購票順序,藉此防堵機器人掃票與腳本搶票行爲。

「這個由北歐業者提供的排隊機制,至少不是比誰先點進去、網速誰快,是大家都進去之後再抽購票順位,對我們這些手殘族根本是福音。」一位網友表示。

另一位網友則補充:「系統在等候時還能偵測異常行爲,把可能的黃牛帳號踢出隊列,這真的比以前公平多了。」

從留言反應來看,民衆對「排隊機制」的接受度明顯上升。不少人認爲即使最終沒有買到票,但至少排過、等過,心理層面也比直接秒售罄來得平衡許多。有網友指出:「用排隊的至少還有希望,不然每次點進去都是 sold out,真的會懷疑人生。」也有粉絲提到:「我現在都先查是不是用排隊的售票平臺,如果是纔會試試,否則根本不想浪費時間。」

此外,也有建議提出:「排隊系統最好再搭配實名制與限制購票張數,才能進一步抑制黃牛轉售空間。」、「公平不等於保證有票,但能讓大家都有機會」,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早已不是新鮮事,而隨着大型演出與國際藝人頻繁來臺,售票機制的優化迫在眉睫。

「黃牛不是今天才有,但公平的機制可以讓一般人至少有個希望。」不少人呼籲主辦單位與平臺業者正視粉絲心聲,全面推廣亂數排隊、透明抽票、實名驗證等措施,讓「拼手速」的時代劃下句點。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搶票大戰中,也許比速度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公平與透明。搶票不該只是網路技術的競技場,更應該是一場全民都能參與的文化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