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鏈條樹品牌 做好“土特產”文章丨牢記囑託譜新篇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就把做好土特產文章作爲關鍵一招,通過強鏈條樹品牌,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藺建偉:我現在是在新安縣五頭鎮的千年櫻桃溝,這裡最早的櫻桃樹已經有1400年的歷史了,到今天這些古樹仍然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成爲當地重要的農業特色遺產。
作爲新安響噹噹的“土特產”,這裡的櫻桃產業經過不斷的品種改良、科技賦能,已經實現了提檔升級。
洛陽市新安縣五頭鎮櫻桃種植大戶 張韶東:整個灌溉施肥的過程,用手機或者用電腦或者遠程都可以操作,這每一棵樹精確到每一種肥料多少克,可以精確控制。
今年,全省第一家櫻桃農事中心也在這裡建成,集櫻桃的農技、展銷、倉儲、物流、電商等服務於一體,爲產業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此外,櫻桃還和文旅牽手,讓採摘遊大受遊客青睞。
洛陽市新安縣五頭鎮黨委書記 楊光瑞:目前正在大力的推動集中連片設施化發展這樣一個方向,把一個櫻桃的產業鏈延長,一個小櫻桃做成大產業。強鏈的同時樹品牌。去年以來,河南優中選優,大力打造全省優質農產品品牌庫,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77家企業的717個優質農產品入選首批“豫農優品”名錄。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藺建偉:這裡是鄭州東站的豫農優品展示店,大家知道這裡哪一款河南特色農產品賣得最快嗎?就是這個鐵棍山藥面。
依託鄭州東站龐大的客流量和“米字形”高鐵網強大的輻射能力,河南的優質特色農產品每天都以“高鐵速度”直連全國消費者。
河南豫農優品運營管理公司總經理 樊娜:我們今年的重點就是想把常態化的展銷中心變成像河南農產品立體化的展示平臺,還將加快豫農優品出海的速度,擴大豫農優品的朋友圈。
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 樑增靈:今年我們將對名錄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年度評價和動態管理,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計劃是到2027年達到1500個以上。擦亮“豫農優品”這塊金字招牌。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着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農業強省”,“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鏈條”,“促進城鄉共同富裕。”今年四月份,河南專門出臺行動方案,聚焦糧食、畜牧、特色果蔬6大產業集羣,因地制宜培育18條鄉村富民產業鏈,提升質量標準,做強區域公用品牌。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 曹路:落實省委的一號文件,突出農民增收,組建完善的產業聯盟,開展產銷和供需對接活動,促進農村的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全省構建佈局合理的特色鮮明的鄉村富民產業新格局。
【記者手記】做好“土特產”文章,不僅事關產業振興、鄉村振興,更關乎農民的錢袋子。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河南把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落到實處。不僅提升了農業產業能級,還讓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走出河南,走向全國,走上了更廣闊的市場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