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柯建銘要爲大罷免負責」 林佳瑋:他讓民進黨走向極端政治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前秘書長林佳瑋。(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

實習記者石嘉豪/臺北報導

大罷免首波投票結果出爐,24席藍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皆宣告失敗,對此,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前秘書長林佳瑋今(26日)直言,柯建銘要負最大的政治責任。她認爲,柯建銘長期以來以總召之姿,強硬壓迫黨內的不同意見,變成一言堂的結果,就是讓民進黨走向極端政治,離創黨初期對民生議題與弱勢關懷越來越遠。

林佳瑋表示,這次726大罷免的投票結果,顯示臺灣人民不想再繼續被「抗中保臺的口號」情緒勒索和綁架,但請先不要急着抹紅她,她強調,並不是說就不要強化國防或不要防衛中共的各種侵略、滲透、襲擾。

林佳瑋說,她相信臺灣人民的主流意見還是反對被中共統一,更反對中共武力侵臺的,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各種在基層第一線的相關工作人員,並沒有看到政府投入足夠的資源,來真正強化和完善對抗中共侵略所需的社會韌性。

林佳瑋舉例,譬如整個醫護人員的過勞問題,遲遲沒有辦法有效改善、警消人員的殉職人數,持續在增加,但不管是納入職安法或組工會的改革嘗試,最後都被政府反對,「這次南部颱風災情顯示出的各種能源、通訊、災防,還有災後安置與復原情形,政府都無法拿出讓人民信服的韌性表現,卻又一直在政治情感和意識形態上,質疑人民對國家不夠忠誠,這樣的策略,最後不但無法最大程度團結全民,反而造成人民的反感。」

林佳瑋進一步說明,這次投票結果,也代表基層人民希望,政府是能確實提出具體方案來面對和迴應基層生活困境的,而不是把一切都歸諸於政治對立,像是國定假日增加、勞保和健保的財務,以及相應的退休保障和長照問題。

此外,林佳瑋說,還有困擾年輕人多年的高房價、少子女化下的托育問題、交通制度設計不當,導致交通事故死傷居高不下等民生問題,甚至是中央地方財政劃分或地方制度區域劃分等問題,人民都期待政府能提出好的改善措施,來爭取大家的支持與信任,而不是動輒就把反對或不同意見打成是親共親中叛國。

林佳瑋點出,以中壢選區來說,魯明哲的不同意罷免票數是105323,甚至超過2024年當選時的102056票,也就是說,民進黨嚴重流失中間選民的票,她直言,種種現象,皆指向柯建銘要負最大的政治責任。

林佳瑋說,柯建銘長期以來以總召之姿,強硬壓迫黨內的不同意見,變成一言堂的結果,就是讓民進黨走向極端政治,離創黨初期對民生議題與弱勢關懷越來越遠。

林佳瑋細數,包括重回戒嚴、動用刑法第100條,這些箝制民主自由的惡劣手段,居然成爲柯建銘口中可以隨時動用的選項,讓社會瀰漫着法西斯的氛圍。

林佳瑋提到,2016至2018年間,兩次勞基法修惡的過程中,民進黨的委員至少還有表示不同意見的機會,用投下反對票、棄權、「大悲無言」等形式,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身爲ㄧ個民意代表,應該負起民意責任。

不過,林佳瑋難以接受,在這一次的國定假日法,本來有提案的許智傑、王美惠、陳瑩跟伍麗華等民進黨立委,則都在柯建銘主張堅壁清野的壓力下,全部撤案。

林佳瑋直指,面對增加國定假日的功勞被國民黨全盤端去,就只會派吳思瑤跟沈伯洋出來洗地,而沒有切實地反省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與民衆期待差距有多遠,長期以來的文過飾非,終究被看破手腳。

然而林佳瑋也呼籲,如果有朋友,因爲支持大罷免,現在看到這樣的結果,感到非常悲傷、錯愕、憤怒或絕望的話,她也想要對這些人說,請把負面的情緒留在今天就好,也不要錯誤解讀這次投票的意思,認爲臺灣人民就是親中不反共了,因爲,並不是這樣的。

林佳瑋強調,在面對中共和國際情勢的艱鉅挑戰時,臺灣人民更期待掌握權力的執政者,不是在這艱難時刻,還在黨同伐異,而是能確實建立社會韌性,迴應人民生活需求,並且盡力團結這個國家,這纔是真正的臺灣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