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基礎建設降低淹水風險 竹市側溝改善達3770公尺
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全市道路排水側溝改善計劃,去年至今改善總長度5973公尺,目前已完成3770公尺,進度達63%。(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全市道路排水側溝改善計劃,去年至今改善總長度5973公尺,目前已完成3770公尺,進度達63%,有效強化城市排水基礎設施,降低淹水風險,市府表示,將優先改善易淹水及排水不良區域,以科學治理爲原則,推動分區排水改善工程,強化都市防洪韌性。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降雨挑戰,應以科學治理爲原則,推動分區排水改善工程,並透過新建與更新並行方式,強化市區防洪韌性。改善側溝不僅有助疏通雨水、避免病媒蚊孳生,更能提升市容環境與居民通行安全,是防災與生活品質並重的重要建設。
目前完成的3770公尺改善工程涵蓋多處曾因側溝老舊、堵塞或高程錯誤而導致積水的路段,包括西大路97巷、南大路473巷、境福街與鐵道路二段、光復路二段155巷與10弄等。其中,光復路二段改善工程長度達175.1公尺,市府全面打除原側溝、設置33組清理孔並重調坡度,顯著提升排水效率,成功解決當地淹水問題。
東區、北區區公所,去年分別已完成1304公尺、825公尺及側溝改善;香山區區公所預計年底完成3至4件排水改善工程,盼有效提升排水順暢度,減少積水發生,進一步降低淹水風險。
此外,針對忠信路與天府路排洪功能薄弱的問題,市府同步啓動排水導流工程,將區域雨水引流至B幹線排出,確保南寮地區面對強降雨時不再驚慌。市府表示,將持續推進改善計劃,目前全市朝向5973公尺改善目標邁進,後續工程將持續推展、如期如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