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蔡依林門票像極限運動 醫:多巴胺飆升、心跳如慢跑像靜態極限運動

天后蔡依林將於今年12月30日至明年1月1日於臺北大巨蛋連開三場演唱會,門票首波今開搶。本報資料照片

天后蔡依林將於今年12月30日至明年1月1日於臺北大巨蛋連開三場演唱會,門票首波今開搶,許多粉絲將準時守在電腦前屏氣凝神「不斷刷新網頁」。執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搶票帶來的緊張與興奮,確實會讓大腦大量分泌多巴胺與腎上腺素,從生理反應來看,「就像進行一場高強度的靜態極限運動」,建議在搶票結束後,能散步、深呼吸、伸展,幫助身體代謝掉因緊張而產生的壓力荷爾蒙。

蔡依林出道26年,今年發行第15張專輯,首首都是經典。楊聰財表示,搶票絕對會促使多巴胺(Dopamine)大量分泌,。多巴胺通常被稱爲「快樂物質」更是「預期與獎勵物質」而且,在搶票的過程中完美觸發多巴胺系統的運作機制,這確實可以被視爲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

當你在倒數計時,看着時間一秒一秒逼近時,大腦預期「可能獲得獎勵(買到票)」,楊聰財說,這時多巴胺濃度會開始飆升,心理學研究顯示,「不確定的獎勵」比「確定的獎勵」更能刺激多巴胺分泌,因爲不知道搶不搶得到,大腦會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如果成功完成訂單,瞬間的成就感會讓多巴胺飆到高峰,產生強烈的愉悅感。

楊聰財表示,雖然身體可能坐在電腦前或拿着手機前,但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身體也會啓動戰鬥或逃跑反應。搶票的短短几分鐘,心跳可能加速到每分鐘100至120下,接近慢跑時的心率;反應速度、專注度也會提高,與運動員比賽時的心理生理狀態類似,且大腦在高度運算和壓力下,消耗的葡萄糖會增加,雖然肌肉沒有收縮,但心血管系統和大腦的活躍程度,絕對不亞於一場短跑衝刺。

這類高刺激活動對身體有正反兩面效果。楊聰財說,好處包括帶來良性壓力,使人更有活力,也可能因成功搶到票而產生成就感,甚至與朋友共同搶票的互動也能增進社會連結。但壞處是,搶票過程中會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事後可能出現焦慮、肌肉緊繃等身體反應;若未買到票,多巴胺落差過大,可能產生明顯失落感。

楊聰財提醒,若本身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搶票時的短暫強烈刺激仍可能造成負擔,建議在結束後可散步、深呼吸或伸展,幫助身體代謝壓力,讓緊張的「搶票模式」可以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