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標”不斷!乘用車制動新規含“十項修訂” 首提“單踏板”技術要求

財聯社7月7日訊(記者 張屹鵬)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與之相適應的行業新規、強制性國家標準接連發布,這一趨勢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延續。

7月7日,財聯社記者從工信部網站獲悉,強制性國家標準GB 21670—2025《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下稱《新規》)於5月30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佈,將於202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當前汽車技術迭代更新速度加快,其中乘用車制動系統的結構形式、功能也在發生新變化,GB 21670-2008《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是汽車制動領域的基礎標準,爲適應制動技術發展的新趨勢,需要對標準中部分指標和要求進行修訂,從而推動、引導和規範我國汽車制動產品發展。”工信部表示。

《新規》包含十大項修訂內容,包括電力傳輸制動系統、電力再生制動要求、緊急制動信號要求等五項“新增”內容,以及駐車解除、制動襯片磨損檢查、電子駐車制動電氣失效等五項“修改”內容。

《新規》新增的“電力再生制動要求”項目被重點提及,這一要求即爲業內俗稱的“單踏板制動”。《新規》規定,在默認工作狀態下,僅通過鬆開加速踏板實現的制動作用不應使車輛減速至停車。此外,若電力再生制動系統處於默認工作狀態以外,應採用光學信號給駕駛人持續提示,該提示信息即使在白天也應清晰可見。

“(電力再生制動要求)意義很大,在駕駛員因誤操作‘單踏板模式’導致交通事故愈發被關注的當下,這一新增要求標誌着‘單踏板模式’在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級別上得到了明確、清晰的規範與要求。”有業內人士分析稱。

隨着智電時代的來臨,與之相關的國家標準亟需更新、迭代。據乘聯分會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累計零售542.9萬輛,同比增長32%。其中,6月零售107.1萬輛,同比增長25%,較上月增長4%;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滲透率52.7%,連續4個月超過50%。

在此背景下,汽車行業相關“新規”、“強標”密集發佈。今年3月,GB 38031-202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佈,並將於2026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國標”被業界公認爲是史上最嚴苛的動力電池安全標準;兩個月後,工信部發布“公開徵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對當前新能源汽車普遍採用的隱藏式門把手等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爲2025年6月7日。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將於2025年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和網聯化多場景應用、2030年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全面協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總經理龔進峰表示,涉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多項國家強制和推薦標準將於近兩年密集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