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渣打風控女經理聯手親兒詐騙 親撰「教戰守則」內容全曝光
「歐悅集團」林姓執行長行詐不法所得高達3.7億元,檢方6月起訴林男等8人,9月26日其中一名貸款專員吳棕睿遭判5年。(圖/翻攝畫面)
「歐悅集團」執行長林冠宏與及其秘書蔡女等8人今年6月爆出,2023年涉嫌在全國各地以假檢警、假投資向民衆詐取財物,得手後,隨即勾結地政士、貸款專員等,以專業的「地面師」詐欺手法,對12名被害人進行二度詐騙,將被害人提供的不動產設定抵押後,再將高額貸款提領一空,最終造成被害人損失逾3.7億元,甚至有受害者因此抑鬱而終。彰化地方法院9月底對其中一名被告吳棕睿做出判決,以詐欺取財等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還意外查出其母親王女竟利用專業的金融風控知識,親手打造出一套滴水不漏的「詐騙教戰守則」,其中內容也隨之曝光。
據瞭解,王女擁有20年資深金融背景,曾任職於渣打銀行的風控經理,並在荷蘭銀行(ABN AMRO)待了將近 11 年,職稱同樣是經理。這份紮實的資歷,讓她對銀行的「聯徵紀錄、照會電話、申貸話術」等內部稽覈程序瞭若指掌。並透過相關專業指導詐團,該用何種話術誆騙受害人上當。
王女親撰的《教戰守則》涵蓋了從「送件話術」到「風控規避」的所有環節,目標是讓缺乏經驗的人頭客戶,也能在銀行嚴格的電話照會中輕鬆過關。在「送件必備告知客戶的五點」中就提到如何切斷敏感對話,要人頭客戶「照會時切記:如有不清楚的問題,馬上回答臨時有事,等等回撥,並掛掉打給我們」。
王女(圖左)身爲吳棕睿母親,竟憑藉過往在銀行進行風險管理的專業,撰寫「教戰守則」協助犯罪。(圖/讀者提供)
教戰守則中還不忘強調「當舖的事千萬不要講到」,爲了讓照會過程儘可能簡潔,不給銀行人員額外盤查的機會,提醒成員「不要與照會人員聊天」。而被問到資金用途標準答案如申貸、期數、金額、資金用途等問題,則一律回答「現金備用」。
另一份《基本資料話術》內容也跟着曝光,他們會在電話中謊稱:「會先依銀行以及融資的行內估價作業進行,不會讓您留下任何的聯徵紀錄,也要先向您強調務必要暫停所有的貸款相關申請作業,以免聯徵上留有近期查詢紀錄」,這段話精準地打消了被害人對「聯徵紀錄」的顧慮,而「聯徵」正是銀行間判斷風險的最重要依據。
王女利用她對金融流程的瞭解,瞭解被害人名下有多少資產,並讓其逐漸卸下心房落入陷阱。此外,這份守則還設計了 35個問題,深入調查被害人的「基本資料、信用狀況、名下資產、加分項目」,甚至包含「有無詐欺毒品前科?或其他法律問題?」。這套流程的嚴密程度,幾乎與正規銀行或融資公司的審覈問卷有得比,目的就是讓集團能提前掌握被害人的風險指數,並準備好應對銀行照會的標準答案,確保詐貸流程的成功率。
王女身爲熟知金融風控流程的前資深經理,將其智慧用於犯罪,不僅輕易地騙過正規金融機構,更進一步替詐團撈了3.7億元。隨着案件進入司法程序,這份精英家庭犯罪的「教戰守則」,也成爲司法機關審理金融詐欺罪的重要證據。
據瞭解,吳棕睿的不法所得皆匯入了母親王女的帳戶統一管理,昔日的金融菁英卻濫用自身專業,撰寫「教戰守則」幫助詐團成員操縱被害人與規避審覈的犯罪工具,說是金融體系訓練出來的內鬼也不爲過。也揭露了專業金融人士與傳統詐騙結合後,是如何利用銀行與融資公司規則犯罪,民衆若遇到相關狀況不可不慎,務必「謹記一聽、二掛、三查證」訣竅,避免受騙以確保財產安全。
針對吳棕睿遭判刑,以及其母、前金融風控經理所撰寫的《詐騙教戰守則》等問題。本刊截稿前致電得智法律事務所、聯繫吳棕睿的委任律師黃鼎鈞。事務所表示,黃律師在桃園開庭,需隔日一早才能針對判決書內容及相關細節作出迴應。
本刊也致電歐悅集團詢問執行長林冠宏涉及詐騙等問題,該集團人員表示不太清楚細節,不便多做迴應;至於林遭檢方求刑10年,後以300萬元交保後,是否還擔任執行長一職,該集團人員認爲這是高層的內部訊息,不太清楚詳情。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