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俄、後有美”!丹麥急了:將國防開支猛增七成

財聯社2月20日訊(編輯 瀟湘)隨着美俄就烏克蘭衝突的和談,令歐洲的不安全感與日俱增,同時身爲北約盟友的美國對格陵蘭島愈發垂涎三尺。“前有北極熊、後有白頭鷹”的丹麥,如今正不得不大幅增加軍費開支……

根據週三發佈的一份最新計劃,丹麥目前每年5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將在兩年內獲得70億美元追加,這將使該國成爲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以外第一個承諾將GDP的3%以上用於軍事開支的歐洲國家。丹麥政府還將發佈豁免許可,並重組國防部,以便更快地採購武器裝備。

包括丹麥在內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成員國已承諾將至少GDP的2%用於國防。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表示,這一水平應高達5%。而週三宣佈的這一數字,將使丹麥的國防開支達到GDP的3.2%,就比例而言其實已接近了美國的水平。 北約此前表示,美國去年的國防開支幾乎佔GDP的3.4%。

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裡克森表示,在俄羅斯的威脅下,丹麥正急於加強軍事力量來保衛自己,避免戰爭。

“如果我們買不到最好的設備,那就買第二好的。只有一件事纔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速度,買,買,買。”她在週三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弗雷德裡克森上個月曾揚言,鑑於安全風險的加劇,她預計丹麥的長期國防預算將“接近”GDP的5%。

“前有俄、後有美”

丹麥的最新計劃,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北約集團的歐洲成員國爲歐洲大陸的防禦做出更多貢獻之後提出的,而美國官員目前正在就烏克蘭衝突問題與俄羅斯舉行會談。

丹麥擔心,倉促停火可能會增強俄方的勢力,同時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爲北約被削弱或分裂,他可能會更加大膽地與北約對抗。

弗雷德裡克森週一與其他歐洲領導人舉行緊急會談後警告稱,烏克蘭停火的實際情況可能沒聽上去那麼美好,而且可能會讓歐洲“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丹麥國防情報局在2月9日更新的威脅評估中警告稱,如果俄羅斯能夠釋放目前用於對烏克蘭戰爭的資源,其將在兩年內對“一個或多個北約國家構成可信威脅”——特別是如果俄羅斯認爲美國不能或不會支持歐洲北約國家。報告還補充道,這一前提是北約國家不進一步增加軍事投入。

丹麥是支持放寬歐盟預算規則,以允許成員國增加國防投資的歐洲國家之一。丹麥狹窄的海峽是俄羅斯通過波羅的海出口石油的重要貿易動脈。丹麥首相還表示,她願意使用聯合借貸等工具。這對傳統上提倡軍事支出節儉的丹麥來說是一種明顯的態度轉變。

除了潛在的俄羅斯威脅外,丹麥目前顯然也擔心被傳統盟友美國從身後“背刺”。

在特朗普表示有意從丹麥手中接管格陵蘭島後,丹麥的處境其實就一直非常尷尬。丹麥政府已同意加大對北極島嶼防禦的投資,特朗普曾稱哥本哈根在保衛世界最大島嶼格陵蘭上的國防能力不足。

上個月,丹麥表示將斥資19億美元提升格陵蘭島的防衛能力。而弗雷德裡克森也表示願意允許美國加強在格陵蘭島的存在。

軍事專家和政府官員表示,國內軍隊長期縮減意味着丹麥沒有防空能力,海軍能力也存在重大缺陷。

丹麥駐美國大使Jesper Møller Sørense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歐洲的安全局勢需要迅速採取政治行動,而丹麥今天正在採取這樣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