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衛生護理用品市場亂像頻發,3·15涉事企業百亞股份、穩健醫療今日大跌
多個品牌涉及衛生巾、紙尿褲殘次料翻新售賣以及一次性內褲生產未進行滅菌消毒等行業亂象在今年央視“3·15”晚會被曝光。
晚會曝光的品牌涉及數家上市公司,浪莎股份(600137.SH)、全棉時代母公司穩健醫療(300888.SZ)、自由點母公司百亞股份(003006.SZ)等相繼收到交易所下發的監管函。
上交所於3月15日晚間向浪莎股份緊急發函,要求該公司覈實說明是否存在媒體報道所述的一次性內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相關事實是否涉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3月16日,深交所向穩健醫療和百亞股份發出關注函,要求兩家公司自查並說明與違規公司是否存在交易往來或者關聯合作關係,是否存在採購不合格原材料、殘次品違規流通或者處置的漏洞。
前述幾家公司隨即發佈聲明,自由點稱,堅決打擊非法回收、翻新、銷售殘次品以及製假售假違法行爲,已成立專項調查組進行全面調查並將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全棉時代稱,涉事企業與該公司無任何合作關係,公司從未向其提供任何授權或供貨。
3月17日早盤,百亞股份一字跌停,穩健醫療一度大跌10%,浪莎股份則低開近3%。
此次涉事之一的穩健醫療是一家主要通過“winner穩健醫療”品牌和“Purcotton全棉時代”品牌實現醫療及消費板塊協同發展的大健康企業。根據穩健醫療2024年三季度報告,公司營業收入60.7億元,同比增長10.99%。然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5.53億元,同比下降74.25%。
對於穩健醫療來說,全棉時代目前是核心品牌。消費品業務2024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13.7%,佔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55.4%。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全棉時代等品牌的發力,全棉時代的衛生巾、棉柔巾等品類毛利率高達57%,遠超醫用耗材的38%。
百亞股份主要從事一次性個人衛生用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涵蓋衛生巾、嬰兒紙尿褲、成人失禁用品等領域,旗下擁有自由點、好之、丹寧等品牌。自由點衛生巾是百亞股份最核心的產品。
今年1月百亞股份發佈的業績快報顯示,2024年度,該公司實現營收32.55億元,同比增長51.8%;歸母淨利潤2.85億元,同比增長19.7%。其中,自由點產品營收30.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7%。
去年10月,百亞股份董事長馮永林在一個公開的論壇上表示,百亞股份要打造全球最好的衛生巾,服務1億消費女性。
根據Euromonitor統計,2017-2023年,中國吸收性護理用品市場由1511億元增長到1605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爲1.0%。
其中,女性衛生護理用品由2017年的823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02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爲3.7%。隨着中國女性健康護理意識和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消費者越發重視產品品質,注重功能性、材料安全性、產品體驗感,中高端衛生巾消費比例將持續提升。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在一份2025年中國衛生巾行業的報告中分析認爲,行業裡寶潔、花王、強生、尤妮佳、金佰利等國際品牌憑藉技術積累、品牌溢價依舊佔據高端市場,但近些年可以看到的趨勢是中國本土品牌通過渠道下沉、產品創新突圍,爭奪市場份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千億市場中,這兩年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去年年底,多個品牌衛生巾實際長度與標示長度不一,偷工減料的問題被網絡博主曝光。在相關測量結果公佈後,“衛生巾長度造假”相關話題快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截至中午收盤,百亞股份報23.16元,下跌9.28%;穩健醫療報43.99元,下跌5.92%;浪莎股份報15.83元,下跌1.06%,跌幅均有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