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位女性掌舵21萬億資產!A 股超九成公司設女性高管,AI 時代女性憑何撐起職場半邊天?

21世紀經濟報道 實習生 張長榮 記者 崔文靜 北京報道“在人工智能時代,能否共情、協同合作並激發主觀能動性的人文因素,或是在管理實踐與投資判斷中形成差異化優勢的關鍵,而女性在這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全國婦聯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委員方向明女士在5月16日舉辦的“創業投資與民營經濟綻放女性力量”閉門沙龍上表示。

本次活動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中國投資協會創投委指導,21世紀經濟報道、中華女創投家聯誼會主辦,光大銀行科技園支行聯合主辦,21世紀創投研究院進行智庫支持,北京龍門育英加速器、私募股權行業ESG倡議(CID)提供戰略合作。

會議上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全國婦聯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委員方向明女士對於女性領導力作主題分享。

數據顯示,中國職場女性人數佔全球職場女性總數的 26%,職場就業率接近 45%,顯著高於全球許多國家的平均水平。“中國女性在職場中切實撐起半邊天。”方向明表示,

她指出,A股上市公司中女性力量正不斷壯大,大資管生態中女性亦成爲重要力量。其中,公募基金領域,女性領導人總管理規模已超21萬億,40人管理規模破千億。

在人工智能時代,女性領導力憑藉獨特優勢,或成爲管理實踐與投資判斷中形成差異化優勢的關鍵。

然而,女性在職場發展中仍面臨一些困境。對此,方向明從個人、企業、資本市場和社會四個層面提出針對性建議。

千位女性掌舵超20萬億資產

“A股上市公司中女性力量正不斷壯大。”方向明表示。

同花順數據顯示,超九成上市公司配備女性高管。具體來看,董事長爲女性的上市公司佔總數近7%,女性總經理佔比爲8%,而董事會秘書崗位的女性佔比已達三分之一左右。從董事會結構看,A股女性董事佔比均值達18%,其中近兩成公司的女性董事比例超過30%

她分析稱,女性董監高羣體呈現鮮明特徵:40至50歲之間職場女性成爲企業中堅力量,且女性董監高的入門學歷越來越高——90%以上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碩士、博士合計近半。

行業分佈上,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計算機領域女掌門人集中。其中,醫藥生物行業女董事長佔行業內上市公司總數的8%,佔比居A股各行業前列。

研究顯示女董事長管理的公司在毛利率、股息率、淨利潤增速上優於男性,僅研發費用略低。

除上市公司外,方向明還介紹了女性的領導力在大資管生態中發揮的作用。

公募基金領域,她提到幾個數字:女性領導人超千人、佔比近三成,總管理規模超21萬億,40人管理規模破千億。

私募基金行業,截至2022年,私募股權與創投基金的女性投資經理佔比分別達22.9%和23.5%,已成爲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證券業整體女性從業者佔比47%,但女性高管佔比仍偏低。方向明提到,在42家上市券商中,女性高管僅佔全部高管數量的13%。

保險行業女性員工佔比長期超半數,2023年末370萬員工中佔59%,董監高佔到約24%。

AI時代賦予女性領導者獨特優勢

麥肯錫《Women in the Workplace 2023》研究發現,高管團隊性別多元化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公司往往更具競爭力,與排名後四分之一的公司相比,其盈利能力超過平均水平的概率要高出25%。

此外,多項研究均顯示,管理層性別多元化程度與企業盈利表現正相關。

方向明分析指出,這或與女性在職場中的獨特優勢相關。首先,生理結構差異賦予女性更強的同理心——神經管理學研究發現,女性的前額葉皮層與邊緣系統的神經連接密度比男性高,決策的時候能夠把數據分析和人文關懷結合得更緊。

其次,女性領導者具有敏銳且細膩的洞察力。以女性基金經理爲例,其在客戶溝通中更擅長通過共情建立深度信任。“在客戶對其專業素養認同的情況下,女性基金經理能更容易地同客戶建立起深度、持久的合作。”她表示。

此外,女性領導者還呈現出“韌性領導力”的優勢。據麥肯錫研究報告,由女性主導的團隊在危機中的恢復速度比傳統團隊快1.8倍。例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數字化轉型由女性技術官團隊主導,她們創造的“敏捷蜂窩”管理模式,使項目響應速度提升300%,這種彈性結構恰好適配數字經濟時代的動態需求。

“在人工智能時代,人們往往更關注數據與技術應用,人的因素易被弱化。”她表示,但事實上,能夠共情、協同合作並激發主觀能動性的人文因素,恰恰是在管理實踐與投資判斷中形成差異化優勢的關鍵。

多層面解決女性職場困境

女性領導力在職場的現狀一方面反映出“她力量”的不斷強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女性職場發展面臨困境。

方向明指出,無論是高收入國家還是低收入國家,男性就業率普遍高於女性,低收入地區差距更顯著;同崗位中,女性薪酬平均水平低於男性,“同工不同酬”現象仍存。

更值得關注的是晉升通道的隱性壁壘。她表示,中國女性在職場入門階段參與度較高,但從中層管理崗位開始,性別比例失衡逐漸顯現,“越往高層,多重因素疊加形成的晉升天花板越明顯”。

此外,國企、民企女性高管比例低於外企。衛生、教育等行業女性集中度高,金融、科技等領域仍需突破。

針對這些困境,方向明從四個層面提出解決方案:

一是個人層面,她建議女性應該將持續學習作爲職場晉升的內驅引擎,勇敢地自我表達與展示並對性別偏見說“不”。

二是企業治理層面,管理層應“以包容文化破除晉升壁壘”,具體舉措包括推行公平透明的晉升考覈機制、提供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彈性制度、建立反性騷擾長效機制及心理健康支持體系等。

三是資本市場層面,歐盟、美國、日本及中國香港等地已通過上市規則強制要求董事會性別多元化。她表示,我國可借鑑相關模式,將董事會女性佔比納入公司治理評價體系,通過制度設計推動性別平等。

四是社會層面,方向明號召通過立法強化性別平等的剛性保障,在教育體系中植入性別平等價值觀,並藉助媒體與行業協會的示範效應,營造尊重女性領導力的社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