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康復救助爲“折翼天使”插上希望翅膀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媽媽!”當3歲的鬆鬆清晰喊出這兩個字時,康復室裡響起久違的笑聲。這個被“發育遲緩”陰影籠罩多年的家庭,終於觸摸到希望的光芒。這正是潛山市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關鍵小事”辦成民生“滿意大事”的生動寫照。
“康復訓練貴在堅持,但費用曾是攔路虎。” 這是許多特殊家庭的共同心聲。3歲的鬆鬆因發育遲緩需要高頻康復,此前每月過萬的費用讓普通家庭難堪重負。納入救助項目後,疊加醫保和慢性病報銷政策,家庭負擔大幅減輕。如今的鬆鬆,從“零語言”到開口講話,從聽不懂指令到準確執行,精細動作與感統運動進步顯著,媽媽細數變化時,臉上藏不住欣喜。
在潛山,這樣的政策暖陽已覆蓋更多家庭。自2020年救助項目推進以來,已爲94個家庭節約康復費用150多萬元;政策兜底保障,讓特殊兒童的康復之路不再因費用中斷。
康復成效的背後,是專業機構的支撐。潛山市現有2家殘疾兒童康復定點機構,其中1995年成立的特殊教育學校,作爲全日制寄宿制學校,佔地14500平方米,現有232名學生、14個教學班、54名教職工,專注服務聽障、智障、言語障礙和孤獨症等殘障兒童。
學校以“愛與責任”爲理念,構建“教康教研、科技創新、文化建設”三駕馬車,堅持缺陷補償與潛能挖掘並重。憑藉紮實專業實力,學校獲評2024年安徽省中小學幼兒園教研基地校,“生命教育・益行計劃”獲紅十字志願服務項目安徽省路演第一名,“皖山情·天使夢——潛山市山區重度殘障兒童幫扶計劃”項目在首屆全國紅十字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中獲銅獎。
今年1至6月,潛山市已有251名兒童接受康復救助。近三年,該市康復救助服務兒童達800餘人次。這項民生實事不僅爲“折翼的天使”插上希望翅膀,更讓特殊家庭幸福感節節攀升。(汪濤 潘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