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投信基金規模 站穩10兆

今年前三季投信基金規模站穩10兆元大關,且已連續五個月出現成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來規模增加最多前五大類型基金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投信基金規模站穩10兆元大關,且已連續五個月出現成長,以今年以來規模增加最多的基金類型來看,臺股ETF、臺股基金、主動式臺股ETF穩居前三大,今年來分別增加了6,022億元、683億元、489億元,三類基金聯手拉昇規模逾7,000億元,佔了今年新增規模8成左右。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投信境內基金整體規模至9月底增加了9,184億元,主要貢獻來自在臺股前三季的劇烈波動下,帶動市場交易熱絡,除了相關臺股基金淨值的挹注,中長期定期定額投資人、高息ETF受益人看好臺股長線表現下持續投資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今年新型的主動式臺股ETF,雖募集成績不如預期,但在大盤震盪加劇下,主動選股優勢盡現,今年來平均漲幅超過3成,報酬率居各類臺股基金之冠,買氣直線上升,累計今年以來整體規模攀升至489億元,且近期臺股創高,高檔震盪下交投趨熱,人氣居高不下。

投信法人表示,鑑於AI概念題材火熱、臺股企業獲利回穩,臺股走勢是具基本面支撐,臺股ETF表現仍看好。整體來看,市值型、高息型、主動式仍爲盤面吸金焦點。

展望後市,投信法人普遍認爲,今年全球景氣還是走向正面,在關稅、美債、地緣政治影響波動加劇下,指數表現還是以區間震盪爲主,但有利主動選股操作創造績效。以對等關稅事件爲例,主動式ETF可立即參酌關稅對各產業的影響分析,來做持股的調整。

在盤整期間,主動式ETF可精選蓄勢待發潛力股,又或是在多頭時期積極加碼成長性產業,以更大程度地尋求超額報酬機會等等。接下來進入傳統電子旺季、年底結帳效應與資金回補需求,將爲臺股營造偏多氛圍。

不過,國際政策與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可能導致短線波動,臺股短期震盪整理格局恐難避免,但中長期結構性成長題材仍然未變,投資人可利用主動式臺股ETF來參與臺股未來上漲契機。另外,市值型ETF若有涵蓋金融等非電子優質族羣,也相對具有分散風險的作用,預期也將成爲臺股震盪走高下較受穩健型投資人青睞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