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上市櫃 漲跌強弱兩極

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第三季多頭氣勢凌厲,大盤接連創高,但個股表現卻明顯分化,根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已有31家個股的股價翻倍,反觀整體仍有近7成上市櫃公司累計仍呈現下跌,形成「強弱兩極」的局面。法人分析,隨着指數屢創新高後進入震盪期,第四季資金輪動速度將加劇,可優先關注漲幅相對落後的基本面優佳族羣。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有31檔上市櫃股票上漲超過100%,表現居冠的沛爾生醫-創上漲高達401.22%,德宏、竹升科技、國精化上漲超過314.87%,而金居、銘旺科、詠升、如興、辣椒、尖點等皆上漲200%以上。

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臺股創高後面臨震盪,族羣輪動加快,近期來看,短線拉高的強勢族羣可能會稍微回檔休息,其中AI相關概念股長線仍看多,可待拉回時再分批佈局,操作上可優先留意有基本面的AI相關族羣,包括近期開始落後補漲的記憶體、CoWoS供應鏈、兩奈米相關概念,網通等概念股。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近期大盤漲幅大、加上消息面反應疊加放大,致使類股表現分化、且強勢股出現獲利了結技術面修正;尤其AI概念股表現出現分化,其中,AWS(ASIC)受惠股因預期第四季進入產品交替空窗期而表現相對弱勢,但NVIDIA-system供應鏈則是有望受惠於美廠合作利基。

整體來看,市場資金似有流向低基期個股等跡象,而評價高低除利率水準,企業獲利能力與成長性具更高影響力,近年本益比上升就是來自於AI的高成長,接下需密切關注企業在AI資本支出變化,隨着AWS進入新產品交替期,需多留意短期影響;短期AI主題漲多,不追高,可拉回逢低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