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遇」Lemmon彗星21日過近地點 兩週觀測期該如何拍
▲天文愛好者王晉在瀘沽湖畔捕捉到的萊蒙(Lemmon)彗星。(圖/翻攝新華社)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被譽爲「千年一遇」的C/2025 A6(Lemmon)彗星於昨(21)日掠過近地點,預計11月8日將抵達近日點,成爲今(2025)年最受矚目的天文奇觀之一。這顆亮度達4至5等的長周期彗星被視爲2025年最亮彗星之一,吸引全球天文愛好者爭相拍攝其壯麗的塵埃尾與離子尾。
▲天文愛好者戴建峰在四川稻城捕捉到的萊蒙(Lemmon)彗星。(圖/翻攝新華社)
《新華社》報導,近期,C/2025 A6(Lemmon)彗星(以下簡稱萊蒙彗星)成爲全球矚目的對象。這是一顆「千年一遇」的彗星,10月21日剛剛過近地點,11月8日還將過近日點。這期間,如何觀測與拍攝這顆彗星,聽天文愛好者一一道來。
專家提醒,觀測窗口僅約兩週多,想親眼一睹「天外來客」,應選擇遠離光害的郊區或高山地點,並提前備好器材與保暖措施。今年1月被發現的萊蒙(Lemmon)彗星,亮度由21.5等急速提升至4至5等,其軌道週期約爲1150年至1350年,是典型的長周期彗星。
▲天文愛好者趙忠華在北京門頭溝捕捉到的萊蒙(Lemmon)彗星。(圖/翻攝新華社)
天文愛好者王晉選在雲南瀘沽湖拍攝,他形容,夜空被這位天外來客劃破寧靜,透過長焦鏡頭將彗星與水面、格姆女神山及木船同框,展現壯闊視覺效果。
北京天文愛好者劉東宇與趙忠華則在門頭溝靈山路觀測,利用相機連拍約30分鐘,清晰捕捉到彗星尾巴。他提醒觀測者,應提前設定機位並使用赤道儀進行長曝光拍攝,後期再以堆疊處理提升細節。
▲天文愛好者解朝在北京延慶區捕捉到的萊蒙(Lemmon)彗星。(圖/翻攝新華社)
星聯CSVA發起人蔣晨明指出,彗星在北半球的可見期僅至近日點前,最佳觀測方位爲傍晚的西北至西方天空。專家同時提醒,秋夜寒涼,觀測者應注意保暖與安全,選擇無光害、地勢開闊的地點觀測,才能捕捉到這場難得一見的宇宙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