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畝玉米血本無歸!農民疑買到假種子 損失上百萬求償卡關

魏先生購買的玉米種子未使用統一包裝,農業局認定屬「假種子」。(圖/翻攝自大風新聞)

大陸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有民衆近日投訴,自己透過中間人向當地「華旗種子經銷處」購買價值約11萬元人民幣(約新臺幣48萬元)的玉米種子,在承包千畝農地種植後,卻發現嚴重欠收,損失高達百萬元(約新臺幣430萬元)。經地方農業部門鑑定,該批種子屬於「假種子」,不過因魏先生是透過中間人購買,華旗拒絕承認交易關係,使求償陷入僵局。

魏先生指出,種子包裝雜亂無標示,甚至使用飼料袋裝填,引發種子來源疑慮。(圖/翻攝自魏先生提供)

據《華商報.大風新聞》報導,這位魏姓農戶反映,他於2024至2025年間透過中間人向當地「華旗種子經銷處」購買近11萬元人民幣(約新臺幣48萬元)玉米種子,並承包千畝農地種植,卻慘遇嚴重欠收,損失超過百萬元人民幣(約新臺幣430萬元)。

據他回憶,父親曾先後轉帳共人民幣18.7萬元(約新臺幣52萬餘),其中有約4.5萬元(新臺幣約12.5萬元)用於購買玉米種子。華旗種業稱將種子送至魏家後,開始播種。然而到了秋收季,魏先生髮現自家每「一垧」(當地約10畝)產量不到一萬斤,而正常預期產量應超過兩萬斤。他起初未懷疑種子有問題。2025年3月再購種子時,他發現所購那批包裝混雜、無統一標識,農業局因此認定該批爲假種子。

在爭議中,華旗種業主張所銷售爲「金慶707」品種。但魏先生指出,經其自行檢測及查閱資料,「金慶707」屬於已被禁售的轉基因玉米品種,並非合法可售品種。根據歷史文獻,吉林省早在2014年即要求該品種退出市場。魏先生利用轉基因檢測工具,測出其所購種子爲轉基因種類。面對這樣的指控,華旗種業態度反覆,先認同後否認,始終未承認其售予魏先生。

當地農業局行政執法大隊對此案進行調查後,於2025年8月23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根據「信用中國(吉林)」平臺公示的內容,華旗種業因「經營假玉米種子」被處以人民幣59.136萬元(約新臺幣165萬餘元)罰款。該決定同時認定該批種子數量爲2640公斤,並指出華旗曾將種子分裝、多袋混裝交付。

但這項處罰尚未扭轉賠償僵局。魏先生指出,他曾向農業部門多次索要書面處分文件,農業局迴應稱已在信用平臺公示,不另發材料。由於雙方對責任歸屬有重大爭議,現階段補償只得透過司法途徑尋求解決。

更多 CTWANT 報導